
不久前我們剛分享了『稅局大查稅,網拍電商業者無處逃』,看出最近國稅局開始大幅度針對網路交易調查,也就在幾天前(8/8)財政部修正發布「稅籍登記規則」及「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業會計帳簿憑證辦法」,主要內容是明年(112年1月1日)起,有經營網路銷售者,稅籍登記時項目需要新增「網域名稱及網路位址」及「會員帳號」,並且營業人網路銷售網頁或軟體要揭露「營業人名稱」及「統一編號」,也進一步提到電子形式保存所有交易紀錄等資訊,係等同於交易原始憑證,需要保存及提示。
除了明年度設立登記要從事網路銷售需按照前項規定辦理登記外,111年12月31日前已經辦妥稅籍登記且112年1月1日後有從事網路銷售者,都需要申請變更登記並揭示網路銷售應登記事項。目前規劃輔導期為112年1月1日至4月30日止,輔導期後(5月)從事網路銷售未辦理變更者,將依法開罰,以上提醒大家要注意了唷!所以可以看出現在政府對於從事網路銷售的相關規範已經越來越完善,如果是個人從事也要小心是否已經達營業人標準,則需要成立公司申報相關稅務。
可以參考『電商網拍達到多少營業額需要成立公司行號?比個人稅金更省?』,尚未辦理任何稅籍登記,趕快來找我們協助您盡快完成與電商網拍的相關登記吧!為您在前方戰線搶先設立好一道防護線,讓稅局怎麼樣都沒辦法找你麻煩!如果已經想好要設立行號/公司,只要簡易設立—>請點表單
延伸閱讀—「設立公司還是行號,需要注意的稅務問題」、「商業登記、公司登記、稅籍登記傻傻分不清楚?電商需要做哪些登記呢?」
<<以下為2022年度8月8日財政部發布的新聞稿供參考>>
修正「稅籍登記規則」等法規,規範網路銷售營業人應公示稅籍暨保存交易紀錄及登記新制輔導事宜
財政部於今(8)日修正發布「稅籍登記規則」及「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業會計帳簿憑證辦法」,自112年1月1日起,營業人專營或兼營以網路平臺、行動裝置應用程式(APP)或其他電子方式銷售貨物或勞務(下稱從事網路銷售),其稅籍應登記項目新增「網域名稱及網路位址」及「會員帳號」,且營業人應於網路銷售網頁及相關交易應用軟體或程式清楚揭露「營業人名稱」及「統一編號」;專營或兼營以網路平臺、行動裝置應用程式(APP)或其他電子方式供他人銷售貨物或勞務(下稱平臺營業人),應負保管及提示會員交易紀錄之協力義務。
財政部表示,因應營業人以網路銷售貨物或勞務日漸普遍,網路賣家之「網域名稱及網路位址」及「會員帳號」如同實體營業人之營業地址,屬重要資訊。為利消費者辨識賣方營業人相關資訊,有必要將該等資訊納入營業人稅籍登記之應登記事項,並應於銷售網頁或軟體明顯位置清楚揭露其營業人名稱及統一編號,以提升交易資訊透明度保障消費者權益,兼顧稅籍資料正確性及完整性,另鑑於平臺營業人以電子形式保存所有必要交易紀錄等資訊,均係會計事項經過之證明,屬交易相關原始憑證範圍,應依規定保存及提示,爰修正前開相關法規。
財政部說明,為簡政便民,現行公司、獨資、合夥及有限合夥組織已向公司、商業或有限合夥登記主管機關申請設立登記者(下稱商工登記),視為已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下稱營業稅法)第28條規定申請稅籍登記,鑑於本次修正新增網路銷售應登記事項,非屬公司法、商業登記法及有限合夥法所定應登記事項範圍,國稅局無法自商工登記主管機關取得該等資料,為減輕營業人依從負擔,此類案件仍由國稅局依商工登記主管機關提供營業人登記基本資料核准稅籍登記,並於核准函提示營業人有從事網路銷售者,應自核准之日起15日內向國稅局申請補辦稅籍登記事項;至非屬應辦理商工登記之營業人,其依營業稅法第28條規定向國稅局申請稅籍登記時,如從事網路銷售即應主動填載網路銷售應登記事項。該部也提醒,自112年1月1日起新申請設立稅籍登記之營業人,倘經查獲其於稅籍設立登記時即從事網路銷售而未向國稅局申請網路銷售應登記事項者,應按同法第46條第2款有關申請營業登記事項不實之規定論處。
財政部進一步說明,按營業稅法第30條規定,營業人申請稅籍登記之事項有變更,應於事實發生之日起15日內向國稅局申請變更稅籍登記。因此,營業人自112年1月1日起辦妥稅籍設立登記後始從事網路銷售,或111年12月31日以前已辦妥稅籍登記且至112年1月1日仍有從事網路銷售,或111年12月31日以前已辦妥稅籍登記而於112年1月1日以後始從事網路銷售,均應申請變更登記增列前揭網路銷售應登記事項。為利本項措施之推動,除將上開修正規定訂自112年1月1日施行外,該部亦責請各地區國稅局持續加強宣導。對於111年12月31日以前已辦妥稅籍登記且有從事網路銷售之營業人,依修正後規定應於112年1月1日至同年月15日間辦理變更登記增列網路銷售應登記事項,為使其等有充分時間辦理,該部並已訂定自112年1月1日至同年4月30日止(計4個月)為輔導期間,該期間內未依規定辦理者免處行為罰;輔導期屆滿後(即自112年5月1日起),該等營業人未依前開規定申請變更登記者,將依營業稅法第46條第1款有關未依規定申請變更登記之規定處罰。
財政部呼籲,消費者網路購物日益普及,為提供消費者充分之營業人資訊,兼顧稅籍資料完整,請營業人預為準備並依照規定辦理,共同為維護網路交易秩序及保障消費者權益盡一份心力。
新聞稿聯絡人:梁科長瑋峻
聯絡電話:02-23228146
-
經營之道2022-06-14採購健檢常見三大問題!ERP 導入實戰經驗談根據過往輔導的經驗,我們在幫公司作進銷存流程健檢時,常會發現一些常見的錯誤,如果能避免則能讓公司省下很多時間,也能夠讓公司獲得更好的貨物或是價格,下面分享三個常見的錯誤。 便宜行事找廠商、收回扣問題 過往經驗中,公司容易擔心採購人員收回扣的問題,比如可能常會與某些廠商固定採購,當然這些廠商也已經私下與採購人員打好關係,在採購後會額外給採購人員回扣,讓公司未來能繼續跟他們合作,但如此有可能造成採購人員與廠商聯合提高報價,從中獲利反而侵害了公司的權益。另外,收取回扣這行為其實也是觸法的,輕者罰款、重者坐牢,奉勸還是不要以身試法。至於要怎麼預防收回扣的問題,最常見的方式是詢比議價制度建立,及定期評估廠商適任性。 一、詢比議價 每項採購品於第一次採購時,至少尋找兩間或三間以上來做比價,並給上層決策者決定,也可透過詢比議價讓採購人員不會與特定廠商勾結導致收取回扣問題產生。 二、定期評估廠商適任性 公司除了透過詢比議價來設立控制點外,還可以定期針對供應商評估繼續配合的適任性,可透過以下幾點來評估: A.財報健全 一間財報健全體質好的公司通常也能長久經營,可以透過長期採購培養供應商關係,並拿到更好的品質及價格。 B.出貨品質佳 供應給公司的產品品質佳,且經驗收後的品質也符合公司要求。 C.迅速 廠商除了一般下單後迅速出貨並到貨以外,如今天下急單也能配合出貨,則更宜繼續合作,以避免任何突發狀況發生時,因供應問題導致客訴及收入流失。 D.價格合理 價格及品質應與同業相比要合理,可定期針對部分品項做重新比價,檢視廠商是否供應價格有抬高之疑。 E.規模不宜偏小或過大 若公司尋找規模較小之供應商,則貨品進價可能較高,也有可能存在供貨品質不穩定之可能;尋找規模過大廠商則很有可能事事都要配合廠商,包含付款條件及下單數量等,讓公司存貨及金流壓力過大。 匯款資訊不完整 匯款資訊不完整直接導致財務人員付款時無完整資訊可供匯款,使得財務人員需要重新與供應商及採購人員確認匯款資訊,來回詢問採購部門導致溝通時間過長,造成重工及多餘溝通時間。所以,若採購部門能建立好廠商資訊,包含付款條件及是否有現金折扣,便能節省跨部門溝通時間,也能幫公司省下進貨成本喔! 一、付款條件 通常我們都說收款快、付款慢是會計的金錢不二法門,採購人員跟廠商在談付款條件時最好至少兩個月開始,若廠商不願意接受再做來回的溝通,這也是採購人員能力的展現,讓公司能在金流上的壓力更小,也能做其他方面的佈局。但前述付款條件還是要依產業別來決定,甚麼樣的貨物於怎樣的付款條件下是合理的。 二、注意是否有現金折扣 部分廠商可能會於付款條件下給予額外之現金折扣,例如30天內付款則給於額外百分比之貨款現金折扣,若有此特殊折扣,則要與財務人員討論是否於資金充足時,提前付款降低公司取得成本,讓公司能有更多的淨利。 跨部門重工問題 常見公司於進銷存流程中,存有採購、倉管及財務重複核對相同資訊之問題存在,以下則分職能敘述對應應注意之事項。 一、採購: A.採購人員負責下採購單時,單價與報價單、過往合意金額一致。 B.確認項目:確認採購單單價&數量。 二、倉管: A.倉管人員負責於到貨時確認到貨數與出貨單相符。 B.收貨驗收商品品質,將不良品退貨並將情形回饋給採購。 三、財務: A.財務人員要確認單價及數量與發票憑證金額內容相符,並進行後續付款流程。 B.收取憑證同時確認倉管已驗收貨物,避免貨未到錢先出的問題發生。 前面提到這些常見問題,公司在數位轉型或是改革時,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及人力來執行,且需要進行跨部門討論及溝通,若是有直誠經驗豐富的專業顧問給予協助則有以下好處: 事半功倍節省大量時間 確認控制點執行效率 協助公司流程梳理及改善 這次的分享就到這邊啦!若有對於此文或ERP導入、流程優化等相關問題,歡迎加line諮詢討論。下次我們會來分享銷售流程常見問題,或是有想了解的內容也可以透過line跟我們說說唷~~ 相關文章<明明賣了很多東西?我的錢去哪了?銷售循環控制點及弊病>
-
經營之道2022-06-24明明賣了很多東西?我的錢去哪了?銷售循環控制點及弊病上次我們提到了採購常見錯誤是屬於公司花錢的方面,這次我們來講銷售循環常見的控制點,也就是公司賺錢的方面,透過下列這些控制點來讓公司辛苦賺來的錢不會消失!以下我們先簡單介紹甚麼是銷售循環,再來會提到重要的控制點及常見的弊病。 銷售循環 先來說甚麼是銷售循環,銷售循環就是指從客人(廠商)提出購買開始,建立訂單、出貨、開發票、收款到帳務處理等等的流程,簡單來說就是把貨物轉換成現金的這段過程。 授信管制 授信管制聽起來很高大上,但本質就是針對購買的廠商做授信控管,授信可以把他想成我們信用卡的額度,信用卡公司在決定我們能有多少額度時,也會要我們提供薪資等確定我們的還款能力,所以相對公司在做廠商的授信控管時也需要謹慎地去考慮,例如付款條件、客戶評等、授信額度等,透過這些方式來降低公司收不回款項的風險。 A. 付款條件:例如針對第一次下單的廠商,可以先從貨前T/T的方式,也就是先付款後出貨,等到長期配合後,在考慮是否使用月結方式結帳。 B. 客戶評等:通常我們會先針對客戶去做評等分級,例如客戶是否正直經營、客戶償付貨款的能力、財務狀況是否健康、有沒有提供擔保品、未來的經濟趨勢是不是對客戶有利,也可以透過取得公司的財務報表來評估客戶的能力。 C. 授信額度:授信額度則會以付款條件及客戶評等綜合考量後決定。例如公司內規定客戶評等A級,給予付款條件最多可以給到月結60天,授信額度則給500萬。今天C公司取得了客戶評等A級,所以他可以享有月結60天的付款條件及500萬的授信額度,他這個月已經叫了300萬的貨,次月又在叫了300萬的貨,此時他已經總共叫了600萬的貨物,且也還沒收回任何款項,總金額已經達600萬超過授信額度,則此時公司就不應該多出超過得100萬貨物給此公司,避免收不回款項。 授信控管應該是對於公司最重要的一部分,給予客戶越高的授信額度越能吸引客戶,但相對的對於公司的金流控管還有風險相對提高,公司可以定時針對異常給予的信用額度超過公司訂定政策的部分做查核。 收取回扣 上次我們有提到採購可以收取回扣,當然也代表我們的業務也可以收取回扣,因為公司通常都會給予業務在產品上有部分價格的決定權,刻意報低價格讓公司損失。可針對異常給予過低報價查核外,最好可以建立公司檢舉制度喝止舞弊,同時讓全體員工了解公司風氣是誠信經營的文化。 收款異常問題 現在大部分款項都是通過匯款及寄送支票,但有時候還是會發生公司資產被挪用的情況,例如客戶積欠款項,由業務親自去收款取支票,又或者是今天公司是透過司機去收款,但若是收到款項沒繳回公司,則可能導致公司資金被挪用了。若是今天採對帳方式結帳則可透過檢視應收帳款帳齡異常部分,是否有早就開收回之款項但遲未收回,抽查相關紀錄。 這次分享的內容可能比較深,可能需要多一點時間來消化,如果對於此文的內容有相關問題歡迎加line一起討論~ 如果有想了解的內容也可以透過line跟我們討論唷! 相關文章<採購健檢常見三大問題!ERP 導入實戰經驗談>
-
會計字典2022-07-15如何替公司節稅?營所稅申報方式好多種到底選哪種?講到稅不外乎想到的就是營業稅及營所稅,這次我們先來主要介紹營所稅,每年五月都要一次繳好多錢心很痛,然後九月還要再痛一次繳暫繳稅,雖然繳錢代表的是公司有賺錢,但是不是真的需要繳這麼多錢呢?或是有沒有辦法達到公司最大利益下,也達成節稅或是降低風險呢?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介紹營所稅的申報方式,不同申報方式也會對應不同的應納稅額及風險。 結算申報方式 結算申報方式共分為書審、查帳及簽證三大類,其中書審又細分為擴大書審、所得額及同業利潤標準三種,以下我們就逐一說明。 擴大書審 適用條件:公司全年營收淨額及非營業收入合計< 3,000萬,帳證完整,且帳列純益率低於每年公告之擴大書審純益率,並自願以擴大書審純益率計算所得申報。 課稅所得額:(全年營收淨額+非營業收入)x擴大書審純益率 所得額申報 適用條件:帳證完整,且帳載純益率低於所得額標準純益率,自願依所得額標準計算所得後申報。 課稅所得額:(全年營收淨額x所得額標準)+非營業收入-非營業損失 同業利潤標準 適用條件:帳證無法提示,但自願依頒布之同業利潤標準計算所得申報納稅,幾乎無補稅風險,除非稅局掌握漏報收入之證據。 課稅所得額:(全年營收淨額x同業利潤標準)+非營業收入-非營業損失 上述三種都是屬於書審範疇,從條件來看可以發現一件事情,公司都是帳載純益率低於公告標準,但願意用公告稅率來納稅,代表涵義其實就是我願意多繳錢,你不要來找我麻煩XD,不要來查帳,有點像是我花錢省去後續稅務問題,但要注意的是稅局還是可以來調帳,如果有被掌握把柄的話,還是會有可能被找上門的。 查帳申報 看到查帳兩個字就知道這是被查核機率較高的案件,代表公司是使用公司會計年度內發生之收入減成本、費用及損失後之金額作為損益總額,並以此數申報納稅,也就是我賺多少繳多少,虧了就不繳錢。 會計師簽證 顧名思義,是由會計師來代替國稅局查帳後進行申報,即公司年度結算報表委託會計師查核後,會計師依法調整後簽證申報,並將查核報告書送交國稅局,因為有經過會計師查核,當然稅局也會比較信任申報情形,除優惠措施外(例如虧損扣抵),也會降低其抽查機率,對公司來說也會比較安心,但也需要額外負擔會計師簽證費用。 前面提到的不管哪種申報方式,都有可能會被調帳,只是機率高低的差異。下表統整了三種申報方式的優缺點,公司可以依據帳證齊不齊全 ,或是例如今年度只是因為疫情虧損,但以後都會賺錢,那就可以選擇會計師簽證,讓今年虧損的錢未來可以扣抵少繳稅。 通常我們的經驗若公司是交給外部記帳事務所記帳,較常會採用書審方式申報,因為稅務風險較低,但若公司記的是一套帳,則可以依據公司實際盈虧情形選擇使用查帳申報,不用多繳稅也不怕查,至於一套帳及內外帳可以參考我們一系列的文章,有探討到內外帳還是一套帳的選擇。 綜合上述,公司不管是財務或是老闆多了解一點,就可以依據當年度的情形選擇不同的申報方式來替公司節省稅負,或是降低風險。 下次我們來說營業稅還有一些實務上可以注意的眉角,可以幫公司節稅,同時也讓帳證合乎法規~如果對於本次內容有想討論的,歡迎加入官方line跟我們討論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