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預測分析經營侏羅紀世界有多難?做好財務預測竟可扭轉結局!最近上映的侏羅紀世界第三集,不知道大家是否都看過了?這三集裡面,我私心最喜歡的是第一集,既有致敬效果又是主題性強烈的一部電影,相較於後面相繼推出的續集們,只有第一集會讓人想反覆回味他的精彩。而身為會計人的我們,不免職業病得討論起了侏羅紀世界失敗的原因,真的僅僅是因為創造出了Indominus Rex帝王暴龍嗎? 侏羅紀世界失敗的原因? 故事內容有提到,當時創造這個帝王暴龍的背景,是起源於侏羅紀世界已經營運了五年,儘管門票收入頗豐,但源源不絕的研究發展經費需求,仍然對他們造成了負擔,他們從往年的經驗裡發現,只要推出新的恐龍,就會創造一波門票銷售高峰,突破以往營業收入新高,於是為了吸引投資人的目光,讓他們可以期待未來的收益而進行投資,他們需要創造更多牙齒、更兇猛嚇人的恐龍,來吸引遊客,營造新的一波門票銷售高峰。 從上述的情況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侏羅紀世界的管理高層,單方面的認定投資人想看到的就是更多牙齒,藉由新物種的開發推出,創造更多收益,卻沒有從成本、毛利面下去探討。 舉例來說,侏羅紀世界的收入來源,除了門票收入之外,或許還會有周邊商品、廣告代言收入,甚至是生物科技實驗相關等等的收入。儘管門票在整體收入裡可能是最大宗的,但其毛利,卻一定最低,因為門票收入需要負擔最多的研發及人力成本費用,但在電影裡,負責人卻希望以這樣高營收、低毛利的方式來吸引投資人?只要是稍微聰明一點的投資人,我相信應該都不會接受這麼沒有說服力的計畫吧! 財務預測能帶來什麼改善? 為什麼會想要藉由財務預測來說明侏羅紀世界的成敗?這邊先簡單的說明財務預測的用途,通常企業會執行財務預測的根本原因,大多主要是為了要進行募資,透過未來五年的財務計畫,對願意投資的投資人說明公司未來五年預計的收入及成本、費用落點。所有的收入及其對應的成本都會在這裡先被Challenge;例如門票收入及其對應的研發、人事成本,這些是否控制在一定的毛利;研究經費的耗用安排計畫及其對應的產品別,是否都經過鑑價及評估其合理性,如果企業在這份財務預測上花費一定程度的心思,並有足夠的資料舉證說明,不但可以掌握其公司未來五年的發展,投資人也可以透過該份財務預測,了解公司未來的企劃,並對其產生投資信心。 侏羅紀世界的管理高層,如果有精確的執行上述的財務預測計畫,那他們可能就能夠避免多年苦心經營的樂園毀於一旦,或許在財務預測的收入毛利分析期間,發現製造新物種恐龍是一項低,甚至負毛利的計畫,可能便不會有該項計畫的產生;或是在成本費用預算分配時期,就可以將雞蛋分不同的籃子放,避免將全數資金投入在研發未知物種,以上種種的前提可能下,或許就可以改變侏儸紀世界第二、三集的走向,在第一集避免樂園的崩毀。 又甚至他們能夠從其他高毛利的收入去營造侏羅紀世界的新巔峰,進而在第二、三有其他比恐龍逃出島上樂園更精彩刺激的走向,例如: 主力銷售周邊。(目前球賽、環球影城、迪士尼等的收入大項目來源。) 與生物醫學科技合作創立多角事業。 廣告代言與明星合作或是業配各種產品。 透過上述的方法,讓侏羅紀世界創造營收新高峰,超越迪士尼及環球影城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啊!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之後會有更多以輕鬆有趣的角度,帶入財務概念的文章和大家分享。對於本次的內容想跟我們討論,或是有其他特別有興趣的主題,也歡迎隨時加入直誠官方line跟我們一起討論喔! 其他財務預測相關文章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財務預測編列用途 財務預測編列重點 拿財務預測做為團隊溝通工具 三步驟帶你建立簡單財務預測財務預測
-
財務預測分析財務預測怎麼做?三步驟建立簡單財測!規劃及審視企業的未來發展藍圖!在前幾篇我們跟大家聊了有關財務預測的基礎理論邏輯《財務預測編列用途》、《財務預測編製重點》、《財務預測是一種溝通過程》,那究竟具體來說該如何實際架構出屬於自己企業的財務預測呢?本篇將從數字的角度,與各位分享建立簡單財務預測的「基礎三步驟」! ★三個步驟分別為: 第一步 設定公司的營業計劃 第二步 設定公司的營業外收益與支出計畫 第三步 設定公司整體資產、負債與權益的相關假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步 設定公司的營業計劃 ◎按照公司營運功能別區分為: 1.營業銷售計劃 Q:預測期間的營業收入如何得出? A:營業銷售計劃應先辨別公司的產品線,並針對不同的產品線設定各期間預計銷售的數量以及銷售的單價。 Q:設定銷售數量以及產品售價時,有哪些評估要點? A:「過去銷售數據」、「市場調查數據」、「競業的可比較數據」都應該納入綜合評估的參考。 Q:如何完成一套合理具體的銷售預測數據? A:需透過逐一分析校正的方式,才能完成一套合理具體的銷售預測數據,以下提供大家幾個情境及思考要點參考: 情境一、公司過去幾年銷售的數量都呈平穩的水準,而預測所設定的銷售數量是往年的2倍或是更甚時... 為何公司認為預測期間可以相較過去達成這樣的銷售目標。 情境二、如果未來整體市場的預測市場規模是年銷售100萬套產品,公司設定自己年度可以銷售到30萬套,這意涵自己將拿下整體30%的市占率時... 需要評估這個市占率是否合理,若太高而且並沒有對應的行銷策略那就代表預測失真,若太低而且低於現有狀況就代表太過於保守。 情境三、在做銷售定價時,若公司預計開闢新產品線,而且設定之銷售價格較競爭對手高時... 需要確認公司的產品是否有區隔性且消費者會買單的理由。 2.生產排程計畫 Q:生產排程計畫的目的是什麼? A:是為了達成銷售計劃中的販售量。 Q:計畫準備上有那些要點? 公司需準備對應的生產排程以讓公司備有足以銷售的產品,且需注意各製程間的順序與製程時間,以利安排合理可完成的生產排程。接著公司需要依據生產流程逐一列出所會號用到的原料、物料與加工成本,進而將各產品線的成本結構規劃出來。而若非製造業的企業,雖然沒有製程的時間考量,但也有相關的配送時間以及產品驗收品質的時間需要納入規劃。 3.生產或商品成本以外的營業支出計畫 生產或商品成本以外的營業支出計畫泛指公司維持營運而需投入的支出,常見的大宗支出有人事支出、租賃支出、行銷支出、研究發展支出等等。 加上成長,成長會隨時間有不同的幅度,跟營運計畫有關,Ex:有不同的產品線但現在主攻哪一個,那這個就會是主要被討論的。 上述三個部份的假設,都需要與公司營運計畫的里程碑相互比照確認所設定的假設參數是符合公司成長計劃的。譬如公司有三條產品線,預測的第一個年度主打A產品線與B產品線,那銷售計劃的假設數據必定會是A產品與B產品為主要銷售主力,而且會是在假設銷售數據時最需要被投入時間反覆討論財務預測假設參數的合理性。且通常會合理預期公司會成長,預測數據的成長幅度是否符合公司願景,也是需要被檢視的一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設定公司的營業外收益與支出計畫 1.非屬本業營運收益其實就是「營業外收益」,以下兩個舉例 ↓ (1)租金→製造衣物並同時販售的公司,公司將辦公室閒置空間出租而獲得的租金收入就屬於公司的營業外收益。 (2)利息→銀行存款帶來的利息收入。建議公司若有現金的投資配置計畫,像是購買定存單或是投資金融資產等等。 2.非屬本業營運而會有的支出就會是「營業外支出」,以下舉例 ↓ (1)利息支出→為公司的營業外支出常見之一,若公司有資金需求且規劃透過借款的方式來籌措資金的話,自然就要設定公司的利息支出規劃。 ◎以上舉例中的公司主營事業皆非投資業(投資業的相關孳息會反映在財務預測中的非營業收益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設定公司整體資產、負債與權益的相關假設 這個步驟則是承接第一步與第二步對於損益的假設,為了架構公司整體預測的資產、負債與權益的而進行的相關假設設定。 1.資產與負債 首先,資產與負債面↓ 再者,公司的資金需求除了透過跟股東募資之外,常見的資金來源還有融資借款,若公司規劃以融資借款的方式籌措資金,則同樣會需要納入財務預測的假設之中。 ※知識小補充: 「向股東籌資所取得的資金」一般稱為股權資金,「舉債借款所取得的資金」一般稱為債權資金。 Q:為什麼股權資金對公司來說資金成本 >債權資金的資金成本? A:股東要求的投資報酬率通常比金融機構借款合約利率高,而且股權會與公司經營權有關。 Q:那為什麼還要跟股東募資來籌措資金? A:公司創立初期通常因為信用資料尚不充足而較難跟金融機構借到錢,只好跟股東募資來籌措資金。 2.權益 權益面則是需要設定公司的股權與盈餘策略。公司在預測期間有發行新股票進行增資,或是進行其他減資的計畫都會影響到公司權益的變動。而公司的盈餘策略指的是若公司各預測期間結算後帳面有淨利,公司預計配發其中多少金額給股東的策略。 除了配發金額外,一般採: (1)現金股利發放(從公司撥款現金給股東) (2)股票股利發放又稱為盈餘轉增資(指的是現金保存在公司,公司發行新股給股東,等於股東將股利又繼續投資在公司身上) 以上不同形式的發放將會影響公司帳上所預測的現金水位,但以現金股利或是股票股利來發放是需要通過股東會決議,所以在設定盈餘策略假設時,股東對於報酬的現實要求就會是重要參考的資訊。 上述的第一與第二個步驟即是架構出公司的預測損益表,第三步驟則是承接公司的預測損益表進而將預測資產負債表架構出來。 是不是感覺離財務預測更進一步了! 如果對於上述內容想知道更多的細節,歡迎加直誠的官方line ID:@932coslc,完成指定活動! 即可取得架構「簡易財務預測的資料清單」喔!財務預測 計畫
-
財務預測分析拿財務預測做為團隊溝通工具上篇《財務預測編製重點》講到,財務預測就是透過從上到下的公司政策及明確的目標製訂,凝聚各部門的共識,以求任務執行上能集中施力,並且透過由下而上的驗證過程取得客觀回饋,再依據成果進一步調整,這相當於擁有一個有效串聯各部門的溝通網。 而所謂的溝通就是你來我往、知道彼此的做事方式,並且對於環境的變動趨勢作出相對應的調整,是故溝通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沒有終點。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將財務預測視為公司各部門的溝通平台,當決定編製財務預測時,公司政策數據的溝通便開始運轉,而隨著日常營運的實際推進情形,逐漸累積出調整預測的力道,透過不斷重複這樣的過程,才能有效強化政策的真實性與可行性。 “缺乏溝通的團隊,在營運上會面臨什麼困境呢?” 這邊用一個比較具體的例子來和大家說明,我們試著比較成熟公司和新創公司在財務部門組織上的差異,以及在有或沒有財務預測的情況下,在營運上帶來的影響。 #成熟公司 #並重金流與財務管理 #共同目標 首先,較成熟且規模大的公司法人會要求公司財務部門盡快結帳,包含可能次月第三個工作日結完帳,除了為及時取得歷史數據表現,更重要的是提供下一月份及季度的各部門工作目標,落實財務預測的價值。這也是為什麼大公司會有兩個會計團隊,一個是財務會計團隊,一個則是管理會計團隊。財務會計團隊將日常帳務進行記帳及結算報表;管理會計則是針對成本結構進行分析,試著幫公司找出異常或可調整利潤的空間,另外就是將財務數據與公司政策進行對照,做為策略小組提供管理階層下一個月或季度的管理或決策參考。 #新創公司 #著重金流 #認知落差 而新創公司在創業初期為了求生存,難免先將財務管理放一旁,較重視現金流。但是隨著公司變大時的人數變多(譬如從一兩人公司變成十人公司),老闆很常表達出「同事很懶惰、很被動」或「同事不懂我的心」的困擾,顧問究其原因深入了解後,通常觀察到的是「同事認為公司的方向模糊不清」,或「同事感覺老闆很愛朝令夕改,不如等老闆再想清楚一點再來動作,免得做錯會被莫名其妙的怒火砲轟」,抑或是「同事根本不理解除了完成被交付的工作外,還有什麼是自己可以提供給公司的價值」。 “花時間進行有效溝通,是為了省下更多時間 ” 聰明的讀者也許已經可以看出來,新創公司老闆及員工兩邊認知落差的原因就是缺乏適切的溝通,但是老闆時間緊,要如何做到及時、有效率且有效果的溝通?也就是不僅是在解決同事問題,而是在傳遞公司未來發展訊息給同事以及讓同事得以發展自己? 那就會建議建立一套客觀數據,透過規劃、及時調整的修正方式,來讓大家跟緊公司發展方向,統一步調不掉漆,讓全員有一致的目標可以追隨,並且為了達成公司目標,甚至開始主動與其他部門溝通協作,以期細項目標的達成。所以由此可知,真正省時間的作法往往都是一開始就扎實地下苦功! “用滾動式調整,強化你的溝通網 ” 因此,我通常會建議公司財務每月結完帳後,立即對照財務報表的數據與預測數據,連同財務報表提交管理階層進行覆核,管理階層則在例行主管會議中公開討論達標及沒達標的項目,藉由與各部門主管溝通資源協調,確認下個月的調整方式及步調;並在每季結帳後執行財務預測滾動式調整,將原財測調整成更符合公司現況及預期的資訊,並延後預測一季數據。 譬如說CYQ1(Current Year Quarter 1)做滾動式調整,就是微調原CYQ2-CYQ4資料,並依照現行想法及趨勢擬訂FYQ1(Future Year Quarter 1)財測資訊,如此一來無論是在哪個時點進行滾動式調整,都能將過去資訊的實際數與預測加以分析,並制定出未來一年四個季度的財務預測。 如此一來,無論公司財測是抱持樂觀或保守態度,都可以在實際數與預計數的差異分析中,為公司帶來以下這些正面迴響: 1.更客觀地看待不同部門團隊的性格 2.及時給予同事需要的資源 3.若因不可抗力因素導致同事尚無法開始執行原先規劃項目,則可及時調派至其他專案或挪動各部門計劃前後順序 4.適時執行正負激勵法,對於與公司支持的行為鼓勵其繼續,而對於公司不允許的作法,則及時遏止 5.替全體同事上緊發條,協助跟不上的人員,討論更有效率的作法 所以如果您在公司經營上發現各部門步調不一致,或是認為業績與行政效率無法並進,也許試試看換個溝通方式,使用客觀的數據建出專屬於公司的溝通系統,一定會提升員工工作滿意度、增進團隊向心力以及提升工作效率和成果。祝福大家! 如果對內容有疑問或想知道更多,歡迎點選下方按鈕聯繫我們↓↓↓財務預測
-
財務預測分析財務預測編製重點上篇《財務預測編列用途》有提到,財務預測是為了要讓公司經由編製的過程,討論並確立未來方向,以便進行策略及執行細節的規劃。而這篇文章就要說明編製重點為何?如何能夠促成這樣的成果? 財務預測最有效的編製方式就是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先訂下目標,再思索落實方式。這跟OKR的公司管理方式也相近,先訂下Objective(目標),再有Key results(關鍵結果)。 "從OKR觀點看編製重點,制定由上而下的分級目標" OKR即是一種公司內部的溝通方式,最高管理層先訂下「公司目標」;各部門的管理層再依照部門職能訂下「為了可達成公司目標而拆解為該部門可達成的中型目標」;而各部門旗下的子部門再到個人,再依序拆分「更小單位目標」或是「最小單位目標」,並依據最小單位目標訂定相關作法使達成關鍵結果(量化成果),這是「由上而下」(Top-Down)的目標佈達及任務拆解。 【表一、OKR管理示意圖_Top-Down由上而下關係】 "透過由下而上的驗證過程,收斂執行成果 " 但是到底公司最高目標能不能實踐,還是要「由下而上」(Bottom-Up)將關鍵結果逐漸推疊,以應證是否可以實踐「最小單位目標」,再至更上一層的「更小單位目標」、「部門中型目標」及「公司目標」,這就是驗證的功夫,不能只是單純喊口號卻沒有實際行為,或是拼命做卻沒有可供判斷停損點的依據。 透過OKR除了能讓團隊做到有志一同,也因為有明確的目標,以及可做為衡量依據的量化關鍵結果,讓團隊無須等到一年結束後才知道有沒有達標,而可以在每季、每月甚至每天的工作中,評估自己的工作成果是否有協助到公司整體運行。 【表二、OKR管理示意圖_Bottom-Up由下而上關係】 上述講OKR的觀點,其實就是在說明財務預測的編製重點。一樣的想法,都是從公司最高管理層訂下想要達標的財務數字,各部門再依照各自職能所能貢獻的成長量訂下部門目標。 舉例來說,當公司大目標為「稅前淨利成長2倍」時... ⭐在目標訂定的過程中,有一個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也就是「是否可達標會取決於關鍵結果的可執行性」,藉由「量化關鍵成果」,不只能夠協助員工判斷執行狀況,也有利於財務預測進行成果堆疊時,能有更明確的判斷依據。 EX:若業務主管只跟業務員A說「你負責月收入200萬的業績」,這仍然只是目標而已。若能協助同事A一起想出可執行的業績成長提案,就能將目標轉譯為明確的量化成果,如每月簽約量、每周拜訪潛在客戶次數、專業性文章分享篇數等。 因此,當「從上到下」的目標已分配完成並條列關鍵成果後,財務預測就會「由下往上」的編製關鍵成果堆疊的結果,若發現無法達到公司大目標的稅前淨利成長2倍,則會召集各級主管腦力激盪是否目標及關鍵成果還有調整的空間?倘若沒有空間,那就會考量是否應該要調整公司明年的大目標? 以上就是財務預測編製重點分享,但是編完財務預測就代表可以休息了嗎!?當然不是,財務預測的編製只是開始,真正的重頭戲是實際進行時的財務分析及調整預測,這篇我們留到下次再繼續聊吧! 如果對內容有疑問或想知道更多,歡迎點選下方按鈕聯繫我們↓↓↓ 李雅筑 財稅顧問 專精於新創輔導、組織架構暨股權規劃、財務預測、內外帳整合、會計系統規劃及導入。財務預測
-
財務預測分析財務預測編列用途新創公司在募資時投資人時,必要索取文件就是財務預測,所以新創公司難免會有「是不是要作高收益」才能吸引投資人的想法;而在過往與投資人交涉經驗中,AO(account officer,投資人作投前評估的聯繫窗口)其實都大致了解新創公司可能會有的步數,所以對於財務預測算出的估值也只是「看看」,那麼在此前提下,AO會如何評估新創公司?財務預測究竟有什麼用途呢?以下列舉3個可能的面向: 用途1:了解公司現有資源及未來發展方式 從現有公司財務報表可看出已握有的資源,包含專利技術、正在開發的技術累積成本或客戶交易金額等;並從財務預測中看出公司的技術與業務發展時程、未來幾個重要的milestone(里程碑)分別發生在何時,以及公司預期的業務拓展方式為何等等。 用途2:了解核心團隊思考邏輯及細膩度 財務預測本身就是參數加假設綜合考量之後的生成結果,一旦有一個假設或參數的設定有偏差,就會導致計算出來的結果與事實差異過大。當然,預測這個詞就已然說明與實際數不會相同,但是投資人藉由財務預測的參數及假設設定可理解核心團隊已考量的發展動能、對變數的掌握能力及思考的細膩度,而這些都是未來核心團隊實際面臨營運時會展現的處事方式。 用途3:了解創辦人的人格特質 創辦人的人格特質差異,包含企圖心、執行力及價值觀等,會反映在財務預測的參數設定中,譬如指數型成長跟線性成長背後代表的運作模式,專注一產品線開發或是多線並進再選看哪個會被市場接受的開發方式;慢郎中和急驚風的公司經營方式也會產生不同的財務報表效果。 “合理的財務預測,建立在理想與現實能低誤差 ” 由上可知,財務預測是依著創辦人現有的資源及思考模式打磨的未來公司模樣,若未經周全規劃就使用模板胡塞數字,或找人代筆而缺乏妥善溝通及完整公司認知,很可能會呈現上下邏輯不一致(牛頭不對馬嘴),而給AO不好的第一印象。畢竟太多人會說得一口好故事,但是往往在細節求證時就發現只是說得一口好故事,而沒有真材實料。所以建議想要募資的團隊都要靜下心來盤點完自身資源,在花心思模擬可能有的環境變化,進而編出較為合理的財務參數值。 “財務預測不只為投資人,也是募資方必要文件 ” 而在我的經驗裡,也很常在陪伴團隊編完財務預測後,團隊跟我說「在還沒編財務預測前,財務預測就是一個要給投資人的必要文件;在編財務預測時,才發現原來公司經營有許多隱藏成本是我沒想到的;在編完財務預測後,我認為財務預測確實是經營公司的必要文件,而非只是為了投資人。」當然聽到這裡,我都會覺得太值得啦!因為財務預測發揮真正的價值,協助公司確立未來方向以及規畫執行細節。 接下來,我將在另篇文章裡再提到財務預測編列的細節。如果對內容有疑問或想知道更多,歡迎點選下方按鈕聯繫我們↓↓↓財務預測 投資 新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