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營之道【免費線上講座】小心財務混亂大踩雷!為什麼你的公司需要「一套帳」?想要提升公司財務效益? 記一套帳不僅僅是合規,還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石。 這堂課將帶你深入了解「記帳的好處」及「背後的策略意義」。 無論你的公司目前賺錢與否,這堂課程都會帶你探索如何透過正確的記帳方式,達到「財務預測」及「節稅」的目標。 課程內容 ▣ 營所稅的申報方式: 「書審」、「查帳」、到「會計師簽證」的介紹,助你選擇最佳的申報策略。 ▣賺錢公司選擇一套帳的好處: 透過實際案例,分享賺錢公司使用一套帳能清楚掌握盈利的真正來源,是穩定的市場優勢還是短暫的紅利。可以避免盲目加大投資,卻因外部環境改變導致虧損。 ▣不賺錢公司做一套帳的價值: 探討如何利用「虧損扣抵」的優勢,以及正確的帳務如何來做財務預測及風險控制,來達到由虧轉盈的目的及避免財務不穩的隱患。 ▣稅法優惠條文解析: 告訴你「如何活用稅法條文」,包含會計師簽證帶來的優惠,例如交際費限額增高、虧損扣抵等好處。 記帳不僅僅是公司必須的法規義務,還是企業壯大、穩定成長的工具。 這堂課讓你全面掌握一套帳對公司營運的深層價值,為未來的財務決策奠定堅實基礎。 結業後,你將能熟悉各項記帳申報方式、稅法優惠、財務預測的核心原則,並提升財務管理的自主性,迎接更豐富的事業發展機會。 這堂課適合這樣的你 中小企業老闆、財務主管及相關人員 想了解「一套帳」的優勢 對「公司記內、外帳」有疑問 * 名額有限,立即報名 進行方式 線上授課 / google meet 會議室 講師陣容 呂幸蓉直誠財務顧問 專精於財務預測、內外帳整合、專案管理及規劃追蹤,協助企業建立數據分析基礎 超過5年四大經驗、台灣會計師考試及格,具有10+跨產業深度財務預測顧問經驗。 曾任職於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部門、勤業眾信新創事業服務團隊。提供廣告暨媒體行銷業、程式開發業、珠寶設計買賣業、批發零售業等等顧問諮詢服務,並曾於新創基地擔任講師及提供專業諮詢服務。 邱定揚直誠財務顧問 曾擔任審計及稅務服務一職,具有執行飯店ERP系統導入的經驗,熟悉各項會計與採購作業流程、了解各項財務報表分析,擬定流暢的財務流程作業規劃。 注意事項 (1) 報名表單送出後,將進入資格審核階段,預計在12/4前完成所有報名者的審核作業,並於審核完3日內寄送確認函至您報名時填寫的電子信箱,信件內容包含「會議室連結」、「當日課程相關資訊」。 (2) 進入線上會議室時將一併開啟您的視訊,將全程實況錄影,如主辦方需應用於宣傳用途,將針對敏感字樣及人像進行後製處理。 (3) 如有google meet操作等相關器材串接疑慮,建議於開課前15分鐘提前進入會議室準備。 (4) 請確認報名表填寫的「Google Meet顯示名稱」是否與當天入場顯示名稱一致,分享會當天小幫手將依此名稱進行驗票入場及點名。 (5) 報名前請確認活動當天能如期到場,再行報名!分享會上小幫手會依「Google Meet顯示名稱」進行點名,若該場次未到場,將取消下次活動報名資格。 (6) 此課程為小班制,如報名人數過多,主辦方有權依學員報名時間自行決定學員上課名單,若未能於本梯次上課之學員,則另行通知相關加開班事宜。 主辦單位聯絡資訊 LINE 官方帳號 ID:@932coslc一套帳 優勢 稅務優惠
-
經營之道為什麼虧損公司還要請會計師簽證?五大原因揭露!相信不少人肯定有這樣的疑問:「公司都已經虧錢了,會計師簽名動輒幾十萬,真的划算嗎?」 「要不是法律規定,才不要給會計師賺哩!簽個名就收這麼多錢,太好賺了吧!」 這篇文章帶你一次搞懂,為何虧錢更應該請會計師簽證。 一、稅務制度背後的真相:簽證的意義何在? 為了維持政府的運作,稅收是每個國家都存在的法律規定,但對於每個納稅人來說,要將自己努力一整年的收穫的果實,分出去繳交給政府,心裡肯定是多少會不愉快。 因此站在國稅局的立場,逃漏稅這件事情是每個納稅義務人身上都有可能會發生(無論出於故意逃稅或無意錯誤而漏稅)。若每家公司都由國稅局派員查帳以確保公司都有確實盡到納稅之義務,國稅局乃至於整個國家實在是負擔不了如此龐大的成本,因此透過公正的第三方會計師這個角色進行公司簽證,盡量確保國家能以最低的成本維護稅收利益。 二、避免風險:會計師簽證如何維護公平競爭? 其實並不只是維護國稅局的利益,也是維護整個國家的公平正義,當國稅局查帳成本降低,並將資源投入其他方面的查核,形成正向的資源循環,對於發展是有利的,例如:同業的不開發票行為,使利潤硬生生多出5%,進而使產業產生惡性競爭。長遠來看對於國家、產業的發展乃至個人都不是件好事。 三、會計師簽證的五大好處 因此為了鼓勵中小企業委託會計師辦理查核簽證,稅法也有相關規定提供優惠讓經過會計師簽證的公司可以使用。以下列舉五點好處: 虧損後抵10年: 依照所得稅法第39條第1項規定「以往年度營業之虧損,不得列入本年度計算。但公司組織之營利事業,會計帳冊簿據完備,虧損及申報扣除年度均使用第77條所稱藍色申報書或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並如期申報者,得將經該管稽徵機關核定之前10年內各期虧損,自本年純益額中扣除後,再行核課。」 此如公司當年度虧損且符合相關條件,再經過會計師簽證,當年度的虧損可以在未來有營利且經會計師簽證的年度扣抵營所稅,成為公司抵稅的小金庫。 交際費限額提高: 交際費用的內容五花八門,且金額可大可小,為了避免公司濫用交際費用作為抵稅用途,稅法根據不同產業類型及營運的規模,有規定不同的交際費申報最高限額。如經過會計師簽證的案件,其交際費限額可依法規提高,降低營利事業所得稅負。 降低被國稅局查帳風險及降低與國稅局溝通成本: 會計師可不能隨便簽名,必須依照相關的法規進行必要的查核動作,因此經會計師簽證的報表,可信度相對高,因此被國稅局抽查的機率會大大降低。且即使被國稅局抽查,也可以借助會計師的會計、稅務專業及經驗對公司提出應對的建議,降低與國稅局溝通的成本。 投資抵減申報、財務、稅務、經營管理建議: 稅務法規隨時都會與時俱進,並搭配產業政策出台稅務抵減相關規定,會計師對於相關資訊的更新取得速度相較於不熟悉稅務法規的公司更快速,專業經驗的積累亦可對於公司財務及經營管理上提出建議(若搭配一套帳的政策,效果更為顯著)。 減少溢繳、漏繳或錯誤申報稅負之風險: 財務會計規定與稅務申報規定有時會有不同,必須於申報時做適當調整,一般公司若對於稅務法規不熟悉,可能需要承擔日常訓練費用以及錯誤申報稅務的相關風險,藉由會計師簽證給予相關建議及依照規定進行適當的稅務調整,可以大大降低相關風險。 四、結論:會計師簽證提升經營效益 綜上所述,顧問建議還在初期成長階段,財報虧損金額大的企業或是營業額接近3,000萬(被抽查機率高)的中小企業,可以優先考慮委任會計師簽證,享受稅務優惠並提升營運效率。 下期預告 「虧損扣抵除了會計師簽證,尚有其他哪些要件必須符合?」下回分曉 相關文章: 什麼是會計師財簽?什麼是會計師稅簽?解析財簽和稅簽的差異 如何替公司節稅?營所稅申報方式好多種到底選哪種? 若有企業相關財務問題需要解答,或需要由直誠進一步協助貴公司進行會計師簽證,歡迎立即加入我們的官方LINE,由專人為您安排與專業顧問諮詢,討論出最適合您公司的策略方案。稅務 節稅 簽證
-
經營之道企業併購系列:反向收購是什麼?簡單解釋與財報風險解析企業或為了多角化經營、取得新技術,或為了擴大經濟規模、拓張版圖,而進行收購(併購)其他企業的交易,小編希望讓讀者進一步了解什麼是「反向收購」,以及對企業的合併財務報表產生什麼影響。 什麼是反向收購? 反向收購,也稱為「倒手購買」或「反向合併」,是指一家私人公司(通常是一家已經被註銷的上市公司)透過購買一家已經上市的公司來獲得上市資格的過程,這種方法通常用來繞過繁瑣的傳統上市程序,使公司能更快速、便捷地在市場上上市。 反向收購潛在的風險 在反向收購中,如果交易後財務狀況出現異常變化,這種情況可能被視為潛在的詐欺行為。例如:私人公司可能在完成交易後故意操縱財務報表,通過虛報收入、誇大利潤或隱瞞負債,來呈現更好的財務狀況,從而提升股價並獲得不當利益。這種情況如果被監管機構或投資者發現,可能會引發調查,並對公司和相關責任人產生法律後果。 合併財務報表的影響 企業合併之法律形式並不影響其經濟實質之會計處理。在反向收購之情況下,不 論被收購公司是否消滅,皆應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 3 號「企業合併」第 B21 至 B22段之規定編製合併財務報表。 「反向收購」顧名思義就是原本的收購者其實是被收購者,看似是母公司,其實是子公司。 A 公司取得 B 公司的股份為例,如果經過審慎判斷後,各種事實及情況證明 B 公司原本的主要股東在收購後,將會成為 A 公司的主要股東,B 公司原本的主要管理階層,將成為 A 公司的主要管理階層。 如此一來,這個企業合併交易,收購者反而是 B 公司,被收購者才是 A 公司,雖然形式上 A 公司是上層母公司,但實質上財報必須呈現 A 公司併入 B公司的合併財務報表。 因此,判斷誰是收購者,誰是被收購者,是企業合併交易一開始必須要釐清的重要議題,若屬實反向收購,收購時A公司之資產負債各項目應調整為公允價值,在任何上市交易中,透明度和真實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家公司在反向收購後操縱財務報表,這不僅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也會損害整個市場的信任度,監管機構通常會對此類行為保持高度警惕,以確保市場的公平和透明。 結語 反向收購交易的結論通常取決於公司的具體情況和市場反應,需要注意的是,反向收購並不是適用於所有公司的策略,它需要在經濟、法律和市場等多個方面進行慎重考慮和規劃,在決定進行反向收購時,公司應該充分了解交易的各種影響和風險,以便做出明智的決策。 更多企業經營難題找直誠 如果有任何問題,或者有更多的企業經營或財務問題需要解答,歡迎隨時與直誠聯繫,我們會很樂意為你們解答! 如需了解更多關於「企業併購」相關文章,可參考官網更多相關文章 淺談企業併購:如何實現一加一大於二,業務增長與挑戰共存的舞台 企業併購中的反壟斷法與競爭法:如何合法擴張業務? 參考文獻 企業合併之稅制探討─以反向併購為例 https://www2.deloitte.com/content/dam/Deloitte/tw/Documents/audit/IFRS/tw-A093.pdf企業併購 財務報表 反向合併 反向收購
-
經營之道企業併購中的反壟斷法與競爭法:如何合法擴張業務?一、企業併購中的機遇與挑戰 企業併購在現代商業環境中既是實現業務擴張的機會,同時也必須克服法律規範下的挑戰。其中,「反壟斷法」和「競爭法」在企業併購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以確保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和避免壟斷行為的出現。 二、什麼是反壟斷法?目標與作用解析 反壟斷法的目的是防止市場壟斷和不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在併購過程中,相關當局會審查合併後企業在市場上的佔有率以及合併對市場競爭造成的影響。 反壟斷法的目標 防止壟斷行為。 維護市場競爭。 保護消費者權益。 例如,在美國,禁止不正當競爭和《壟斷法案Sherman Antitrust Act》和《克雷頓法案Clayton Act》規定了禁止壟斷行為和促進市場競爭的法律條款。這些法律旨在保護消費者權益,確保市場的多樣性,防止企業壟斷。 三、什麼是競爭法?競爭法的作用與對企業併購的影響 競爭法是則另一個在企業併購中不可忽視的法律體系。意指確保市場上競爭是公平和透明的,防止反競爭行為之出現。 競爭法的作用 防止協議限制競爭。 避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維護市場公平。 在歐洲,歐洲聯盟的《競爭法規European Union Competition Law》禁止協議限制競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不正當行為。這些法律是在確保市場的競爭環境有利於消費者,並防止企業進行反競爭的行為。 四、企業併購過程中的法律審查:如何避免觸法? 在企業併購過程中,必須遵守相關的反壟斷法和競爭法。這可能涉及事前通知、審查程序,以及在合併完成後的遵守要求。合併方需要進行市場影響評估,證明合併不會導致市場壟斷。合併可能需要根據相關法規進行申報和審查,以獲得政府機構的批准。 五、合規併購的重要性:保護消費者與市場競爭 所以,反壟斷法和競爭法不僅規範企業的合併行為,還旨在保護市場競爭,進一步保障消費者權益。 企業在考慮併購時,必須充分了解相關企管、財稅、法律三個層面,並在合併過程中尋求專業律師及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併購是合規並且是有益的。 更多企業經營難題找直誠 如果有任何問題,或者有更多的企業經營或財務問題需要解答,歡迎隨時與直誠聯繫,我們會很樂意為你們解答! 如需了解更多關於「企業併購」相關文章,可參考官網更多相關文章 淺談企業併購:如何實現一加一大於二,業務增長與挑戰共存的舞台 企業併購系列:反向收購是什麼?簡單解釋與財報風險解析企業併購 競爭法 反壟斷法
-
經營之道如何利用第一性原理設計公司薪酬制度最近的第一性原理很紅,因為黃仁勳和馬斯克都有提到,並用此方法重新定義問題和建立解決方案。這種方法不受傳統思維框架的限制,而是從最基本的元素出發,進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以找到創新的解決方案。剛好雅筑大學時代很喜歡哲學,所以對於第一性原理的哲學思維也特別感興趣。今天就來聊聊第一性原理和薪酬制度的議題。 第一性原理是什麼 馬斯克在公開談話時談過很多次的第一性原理應用,以下舉兩個例子: 火箭成本降低: 馬斯克在創立SpaceX時,利用第一性原理重新設計火箭的製造和運載過程,以大幅降低發射成本。他重新評估了每個組件的生產方式和材料成本,並設計了可重複使用的火箭部件,從而使太空發射成本大幅度降低。 電動汽車革新: 馬斯克對電動汽車行業的革新也是基於第一性原理的思考。他重新思考了傳統汽車設計中的每個方面,包括電池技術、車輛結構、動力系統等,最終設計出了Tesla品牌的電動車,推動了電動車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變革。 基於以上,聰明的讀者應該就能猜到雅筑想聊的內容嚕。由於第一性原理類似「掀開表層,深究實質」,當一次又一次的拆解大塊且複雜的事物時,是很有可能發現新大陸(不一樣的解讀),或發現自己原本可能被情緒或既有經驗誤導,這種感覺是讓人很興奮的,原本覺得困難的事務也可能會變得清晰和簡單。所以雅筑認為應對公司治理中最困難的「人性」,若能透過第一性原理,也會降低面對公司治理困境的難度。 公司為何需要架設薪酬制度 在把第一性原理和薪酬制度連結討論之前,先說明公司為何需要架設薪酬制度。一個有效的薪酬制度對於公司來說至關重要。它不僅可以吸引和留住優秀的人才,還可以激勵員工的表現,推動企業的長期發展。薪酬制度應該公平、透明且能夠有效地反映員工的貢獻和市場價值。所以直誠管顧每年也都有一些客戶會希望透過建立薪酬制度提高同事的穩定度和向心力,進而降低流動率及人事成本。 如何應用第一性原理架建薪酬制度 應用第一性原理架建薪酬制度,意味著從「基本需求」出發,深入分析每一個薪酬元素的本質和影響。這包括考慮到員工真正在意的是甚麼,包含市場其他同類型公司的薪資條件、員工對自己的期望與動機是否能在公司滿足、公司環境是否足夠穩定安全又或者具挑戰力。所以每一家公司因為販售的產品不同、產業不同、文化不同的關係,每家公司的員工也不應該希望獲取相同的條件。這就是為什麼薪酬制度一定得要量身打造,而不能使用套版的原因。 另外,滿足了員工也不能餓死公司現有經營,所以公司的「財務狀況」以及「公司發展」都是薪酬制度也必須考量在內進行規畫的。所以直誠管顧的薪酬制度建立的輔導過程,都是財務顧問和人資顧問共同參與討論,把公司的成本結構、淨利結構及老闆和同事的未來期待加權設立參數。透過這種方法,以及大量的訪談討論時間,公司能更明白公司內部的優勢和劣勢,也能抽絲剝繭理解內部真正的團隊需求和意志,才能設計出更具靈活性和適應性的薪酬架構,以滿足不同層級和角色的需求。 制度是死的,人性是活的——必須持續調整制度 儘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薪酬制度,但不能忽略人性的複雜性和變化性。公司需要建立一個穩固的勞資互動平台,持續收集反饋並作出調整。這包括與員工密切溝通、理解其需求和激勵因素,並且每年都定期有會議評估薪酬制度是否需要微調或大改,以確保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和效果。 舉例來說,某家新創公司在成立初期設計了一套薪酬制度,但未能隨著公司發展和市場變化進行及時調整。最初的制度偏向於高度激勵短期業績,卻忽略了長期價值創造的獎勵機制。隨著時間推移,公司快速擴張,員工的期望和市場標準也發生了變化。然而,由於制度僵化,公司未能有效應對這些變化,導致高層管理人員和研發人員的流動率急劇上升。最終公司放棄原有的薪酬制度,並主張「薪酬制度是無用的」,那這句話到底合理還是不合理呢? 這個例子突顯了如果薪酬制度不及時調整,將會對公司的人才流失率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公司的穩定性和長期發展。倘若公司把薪酬制度視為文化的一部分,定期維護調整,那結果也許就不是這樣。 如果貴公司希望建立或優化薪酬制度,我們樂意提供專業的顧問服務。我們的團隊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和組織發展經驗,還有身經百戰的財務顧問能夠讓公司在有限預算中逐步實現公司想達到的微來。我們能夠根據第一性原理方法,量身定制符合貴公司特定需求的薪酬架構。透過我們的協助,您可以建立一個公平、透明且具競爭力的薪酬制度,有助於吸引、培養和激勵公司的人才。 但雅筑最後還是要提醒,薪酬制度不能只靠著顧問推動,必須仰賴每次顧問和公司同仁的訪談討論過程,讓全體人員逐步找到公司最適合的參數設定,進而建立「當下最適」的薪酬制度。透過直誠管顧協助公司建立的薪酬制度是有彈性,且公司同事知道怎麼變動修正的,如此一來,這套薪酬制度才不僵化,能在未來公司經營的過程中,隨之調整優化,最後讓公司各位同事都能成為這套薪酬制度優化的推動者。 看到這裡,是否會讓您期待公司蛻變後的模樣?很期待您與我們聯繫,讓直誠管顧一起參與公司塑型的過程。薪酬制度 員工激勵 薪酬設計
-
經營之道賺錢不等於現金增加?深入解析「現金流量表」為什麼公司報表看起來很賺錢,但感覺現金卻沒有相應增加呢?為什麼感覺公司很賺錢,但卻總是覺得資金壓力大?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其實除了透過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及營運績效以外,現金流量表對經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現金流量表通常分為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反映公司在不同活動中的現金流動情況:營運活動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現金流量。 營運活動現金流量 記錄企業日常運營活動帶來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反應一定期間內公司營運活動的現金收支。主要包括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帶來的現金收入,以及支付給供應商、員工和稅務機構的現金支出。這些項目可能包括: 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的收入:主要是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所獲得的現金。 支付給供應商和承包商:直接與生產和銷售有關的付款,如原材料、產品製造等。 支付員工薪酬:公司支付員工的薪資、津貼、獎金等支出。 支付利息和利息成本:公司支付給債權人的利息支出。 支付所得稅:公司支付的所得稅支出。 收到的利息:公司所有的存款、投資、貸款等帶來的利息收入。 收到的股息:公司持有其他公司股份時,獲得的股息收入。 收到的租金:公司出租資產獲得的租金收入。 其他營運活動現金流入和流出:包括其他與主要營運活動相關的現金流入和流出,可能因公司經營活動的性質而異。 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記錄公司投資活動所帶來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反應了公司在一定期間內所發生的資本支出、不動產、無形資產之增添或處分等。這些項目可能包括: 資本支出:公司為了提升生產能力、改進業務運營或滿足市場需求,而購置、升級、擴建固定資產(如設備、機器等)的支出。 投資或處分:公司購買或出售投資產品,如股票、債券、不動產等。 對其他公司的股權投資:企業可能投資於其他公司的股票或股權。 股利收入:投資其他公司所收取之股利。 籌資活動現金流量 記錄公司為了籌措資金而發生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情況。這些項目可能包括: 發行股票:公司通過發行股票來吸引投資者,所獲得現金流入。 向銀行借款:公司向金融機構借款籌集資金,所獲得的現金流入。 償還銀行借款本金:公司根據借款協議償還長期借款的本金的支出。 支付股息:公司支付予股東的股利支出。 其他籌資活動現金流入和流出:包括其他與籌資活動相關的現金流入和流出,可能因公司籌資活動的性質而異。 利用現金流量表解決資金問題 下次翻開現金流量表,或許可以解決老闆的這些疑惑。即使沒有編現金流量表,也可以依循其脈絡,抓出公司大筆之投資及籌資活動支出,了解利潤及現金流之間的差異。 如果您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專業的財務諮詢服務,我們隨時準備為您提供專業支持,幫助您更好地管理公司的財務狀況。歡迎隨時聯繫我們!現金流量表 財務報表 現金流
-
經營之道產業創新條例第23條之3:未分配盈餘租稅優惠的公司適用指南政府為提供穩定的投資環境並鼓勵企業將盈餘再投資,於2019年增訂《產業創新條例》第23條之3,針對企業提供節稅管道。這項稅務優惠措施旨在鼓勵企業利用未分配盈餘進行實質投資,以促進經濟發展。 如企業以未分配盈餘進行實質投資,初步判斷若符合下列條件,其投資應可列為未分配盈餘稅之減除項目。 一、適用起始日: 107年度未分配盈餘申報開始,每年度盈餘發生年度之次年起年內以該盈餘進行實質投資達到一定金額,得列為未分配盈餘申報之減除項目,並在發生實質支出一年內進行申請抵減。 二、金額門檻: 以該年度盈餘進行實質投資,其投資合計達100萬元。 三、適用投資抵減之投資範圍: 建築物: 興建或購置供自行生產或營業用之建築物,包含辦公室、工廠、工程場所及其附屬建築物等,以及針對原有建築物擴建新增使其原有資產價值或效能增加之資本支出。 軟硬體設備: 購置供自行生產或營業用之軟硬體設備,包含機械、工具、儀器、運輸工具、資訊軟硬提設備等,以及針對原有軟硬體設備增添維護檢修使其原有資產價值或效能增加之資本支出。 技術: 購置供自行生產或營業用之技術,包含營業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設計、模型、技術等各種特許權利之資本支出。 四、申報方式: 如投資內容符合上述條件,可於未分配盈餘申報時,作為未分配盈餘之抵減項目。於每年五月進行營所稅申報時,額外填具申報書第11頁、第A10-1頁及第A30頁,並將相關之投資證明文件(詳註1)併同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之資料遞交予稅局存查。或在實際支出發生後一年內,向稅局申請更正退還已繳納之未分配盈餘稅。 註1:應備齊之投資證明文件: 興建或購置之契約書影本、財產目錄、統一發票、進口報單或收據等原始憑證影本、交貨驗收完成相關證明、付款證明。其為興建建築物者,應另檢附工程成本明細表、使用執照或驗收相關證明;自製軟硬體設備者,應另檢附成本明細表、轉供自用帳載紀錄或相關證明。 五、注意事項: 購買土地不在抵減範圍內。 在承租的建築物中所增建之租賃改良物不在抵減範圍內,例如承租辦公室的裝潢,是不能拿來抵減的。 抵減後3年內,有變更原使用目的非供自行生產或營業用,則不再符合抵減條件,應將原始抵減稅款退回並設算利息補繳予稅捐稽徵機關。 如果符合產創條例第10條(研究發展支出投資抵減)或第10條之1(智慧機械或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投資抵減),可以同時適用產創條例第23條之3(實質投資抵減未分配盈餘)。 總結 若當年度公司的資本支出合計超過100萬元,一定要好好評估是否符合條件,千萬不要錯過了這樣好康的節稅機會。 若有與未分配盈餘抵減相關問題,可以加入官方LINE與直誠顧問聊聊,為您提供最適合的企業財務策略。未分配盈餘租稅優惠 適用條件 產業創新條例第23條之3
-
經營之道避免踩雷!淺談「房地合一稅」在股權交易上的影響這篇文章我們將探討房地合一稅中關於「股權交易」的規定及內容,目的在幫助讀者理解新稅制的實施細節,並針對常見問題提供解答。 房地合依稅2.0是什麼? 「房地合一稅2.0」自110年7月1日起生效,政府為了防堵個人透過成立投資公司持有房地產,再以股權買賣方式,藉以規避房地交易所得稅負,所以將「個人或營利事業持有企業股權超過半數」,且「該企業半數價值係由房地構成」者,直接納為房地合一稅2.0課稅範圍。 房地合一稅2.0常見問題 我們這次針對幾個常見問題來回覆,同時,也建議大家可以參考「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要點」,法條中也將相關規範寫清楚,至於適用的房地合一稅率,則與交易房地時相同,此文就不再贅述。 1. 符合一定條件股份或出資額之交易課徵房地合一稅後,還需要被課徵綜所稅嗎? Ans: 完成交易後,需要於一個月內完成申報及納稅,這部分就不用併入每年五月份申報所得稅課稅。 2. 如何判斷國內外被投資營利事業股權或出資額價值50%以上,係由我國境內房地構成? Ans: 註一、為時價認定,可參考不動產估價師或其他市場價值 註二、以時價認定 3. 直接或間接持有國內外營利事業股份或出資額應如何認定? Ans: 上圖中對於最下面一項是常見台灣中小企業的持股方式,也就是父母及小孩共同持有,房地合一中對於此項關係人的定義為『二等親內』,故若是在二等親內合計持有超過50%時買賣交易公司股權,則也被視為房地合一,依照房地合一稅率計算稅負。 4. 交易104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之股權適用房地合一稅之規定嗎? Ans:只要同時符合「持股比率」及「股權價值」之要件,不論是否為104年12月31以前或105年1月1日以後取得之股權或不動產,皆落入房地交易合一稅課稅之範疇 5. 符合一定條件股份或出資額之交易,但是交易日時計算持股比例未達50%,就不適用房地合一稅嗎? Ans: 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第6點規定,個人及營利事業交易其直接或間接持有股份或出資額過半數之國內外營利事業之股份或出資額,以其交易日起算前一年內任一日直接或間接持有該國內外營利事業之股份或資本額,超過其已發行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50%認定。 簡而言之,交易日前一年任一日有持股超過50%則會被視為房地合一稅。 所以不是交易當天股權持股比例未達50%即可,需注意一年內是否有任一日超過50%,如果有的話都會被算成是房地合一稅制課稅。 6. 符合一定條件股份或出資額之交易,取得日、交易日、持股期間如何認定? Ans:此點在「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制度2.0」Q&A中寫得非常清楚,以下截取部分內容供大家參考 一、 取得日 二、 交易日 三、 持股期間 自股份或出資額『取得日』起算至『交易日』採先進先出法,所以最後應該會畫出一張各股東股份組成各自來源於不同時間點的表格,故每部份股份皆會對應不同持股期間及稅率。 7. 符合一定條件股份或出資額之交易除取得成本可列為減除項目外,還有其他可作為扣除項目嗎? Ans:依照現行規定,包含證券交易稅、手續費及其他相關必要費用都可以作為扣除費用,未提示費用之證明文件或所提示之費用證明金額未達成交價額百分之三者,稽徵機關得按成交價額百分之三計算其費用,並以新臺幣三十萬元為限。 所以如果交易金額超過1,000萬,且必要費用未超過30萬的話,可以考慮不提供文件,也可以享有滿額的扣除金額。 那關於現行規定中所提及相關必要費用,這部分經筆者了解,目前這塊的規定比較模糊,因為目前房地合一中股權交易實際案例還不多,通常在稽徵機關在審核時還是會要求提示相關證明文件證明期為必要性質,也可能存有雙方認定標準不同之可能。 結論 今天講的內容比較深入,且也並非人人都會碰到的內容,目前在實務上遇到的案例也不多,但因為台灣以中小企業居多,且也有不少家族企業。在這次的稅制改革後,需要多加注意如果公司中不動產比例占大比例,在買賣股權時需要特別注意是否屬於房地合一的課稅範圍,而非財產交易及證券交易所得,兩種稅制在申報時間及稅率都有不同。 在交易前建議先諮詢稅務專家的協助及討論,避免原本認為的稅負與房地合一的稅負差異很大的情況。股權交易 房地合一稅 房地交易
-
經營之道什麼是會計師財簽?什麼是會計師稅簽?解析財簽和稅簽的差異隨著年底將近,顧問們忙碌地與客戶溝通,詢問是否需要協助進行財務簽證或稅務簽證。然而,客戶往往反問:「什麼是財簽?什麼是稅簽?兩者有何不同?」接下來,就讓我帶大家從兩者的用途與規定範圍拆解,讓你更清晰地了解兩者間的差異及適用性,判斷是否符合企業需求。 會計師財簽(財務簽證)是什麼? 通常指的是會計師對公司財務報告的簽署,會計師會查核公司出示的財務報表是否符合一般公認會計準則編制,並就查核結果出示查核報告書,此報告可供特定相關人(如董事、股東、政府機構、銀行等)參考使用,以目前公司法第20條、經濟部商字第107024253340號公告及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會員徵信準則第18條規定,公司若符合以下其中一種情形就需要財務簽證(分法令強制與不強制要求二種): 法令強制要求: 公開發行以上公司 實收資本額達3,000萬元以上之公司 營業收入達1億元之公司(★你沒看錯,這是新規定) 公司投保勞保員工達100人(★你沒眼花,這是新規定) (依公司法規定,上述三者之公司,財務報表需經會計師查核簽證,提請股東或股東常會承認。) 非法令強制要求: 向銀行借款3000萬以上,銀行要求出財簽。(實際仍以各銀行融資審核條件為準) 依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會員徵信準則第18條規定,企業在各行庫總授信金額包括歸戶及新申請金額達3,000萬元以上者需提示會計師簽證查核報告書予銀行,又稱「融資簽證」。 股東要求出財簽,通常若股東是上市櫃公司,或股東是有規模的國外法人,就會要求子公司出財簽(為母公司出合併報表需求) 向政府申請專案或計劃案補助,提供財簽是審核要件。 潛在投資人要求出財簽,以確保公司財務狀況及獲利能力如實呈現。 為抵減「未分配盈餘加徵稅」,當次一年度公司有財務虧損時,可出財簽給國稅局,去抵減本來應繳納之「未分配盈餘加徵稅」,這個實在特別,小編下次會另外寫一篇文章來細細說明。 會計師稅簽(稅務簽證) 會計師主要根據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及一般公認審計準則規定查核公司財務報表後,依稅法規定查核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檢查相關帳務與會計處理是否符合稅法規定,以核定課稅所得額,並代理申報,出示查核報告書供國稅局檢視。依目前營利事業委託會計師查核簽證申報所得稅辦法之規定,符合以下條件的公司一定要進行稅務簽證: 銀行業、信用合作社業、信託投資業、票券金融業、融資性租賃業、證券業 (證券投資顧問業除外) 、期貨業及保險業 公開發行股票之營利事業 依原獎勵投資條例或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或其他法律規定,經核准享受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之營利事業,其全年營業收入淨額與非營業收入在新臺幣5,000萬元以上者 依金融控股公司法或企業併購法或其他法律規定,合併辦理所得稅結算申報之營利事業 不屬於以上四款之營利事業,其全年營業收入淨額與非營業收入在新臺幣1億元以上者(但怪的是,不做稅簽其實沒處罰,不過小編仍然建議不要挑戰,避免成為國稅局特別關切對象) 稅務簽證也可以抵稅!?有哪些條件? 若公司非符合上述條件,仍可以稅務簽證,稅法特別針對會計師簽證申報有獎勵條款,因所得稅法第39條規定,公司組織之營利事業,會計帳冊簿據完備,虧損及申報扣除年度均使用第七十七條所稱藍色申報書或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並如期申報者,得將經該管稽徵機關核定之前十年內各期虧損,自本年純益額中扣除後,再行核課,10年內公司的盈虧可以互抵,減輕稅負,且可列支費用的限額也會提高,並降低國稅局查帳的風險。 相關文章: 公司年度報表虧損是否要找會計師稅簽呢? 如何替公司節稅?營所稅申報方式好多種到底選哪種? 財簽vs稅簽比較一覽表總整理!! 財簽vs稅簽比較一覽表 財簽(財務簽證) 稅簽(稅務簽證) 定義 會計師會查核公司出示的財務報表是否符合一般公認會計準則編制,並就查核結果出示查核報告書 會計師主要根據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及一般公認審計準則規定查核公司財務報表後,依稅法規定查核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檢查相關帳務與會計處理是否符合稅法規定,以核定課稅所得額,並代理申報,出示查核報告書供國稅局檢視 法令要求 法令強制要求 1. 公開發行以上公司 2. 實收資本額達3,000萬元以上之公司 3. 營業收入達1億元之公司 4. 公司投保勞保員工達100人 1. 銀行業、信用合作社業、信託投資業、票券金融業、融資性租賃業、證券業、期貨業及保險業 2. 公開發行股票之營利事業 3. 享受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之營利事業(營收5,000萬以上) 4. 依法規定合併辦理所得稅結算申報之營利事業 5. 全年營業收入淨額與非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之營利事業 非法令強制要求 1. 向銀行借款3000萬以上 2. 股東要求 3. 向政府申請專案或計劃案補助 4. 潛在投資人要求 5. 為抵減未分配盈餘加徵稅 稅法獎勵條款: 經會計師查核簽證,10年內公司的盈虧可以互抵,減輕稅負 建議 根據公司法及相關法令要求,確保合規性 根據業務性質及法令規定,選擇是否需進行稅簽,以降低稅務風險 總得來說,財務簽證和稅務簽證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主要用途和適用範圍也有所不同,財務簽證和稅務簽證都是會計師提供的簽署服務,但針對不同的方面和法律要求。企業應該依據其業務性質和相關法令要求,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這兩種簽證,以確保合規性和減輕稅務風險。 若有企業相關財務問題需要解答,或需要由直誠進一步協助貴公司進行會計師簽證,歡迎立即加入我們的官方LINE,由專人為您安排與專業顧問諮詢,討論出最適合您公司的策略方案。財務簽證 財簽 稅務簽證 稅簽
-
經營之道公司年度報表虧損是否要找會計師稅簽呢?在很多國家,公司年度稅報虧損是否需要找會計師進行審計及稅務簽證,通常視當地的法規和法律要求而定,然而在台灣,稅務簽證通常是指由註冊會計師為公司的稅務報告進行審計,並出具稅務報告的相關文件,以提交給相關稅務機關。 台灣企業需要稅務簽證相關的基本資訊如下說明: 一、審計報告: 公司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時需要進行審計,並由註冊會計師出具審計報告,這份報告通常包括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營收的評估,以及確保財報的準確性。尤其是針對大型公司或上市公司,政府法規可能要求進行審計,無論公司的財務狀況是盈利還是虧損。這有助於確保財報的準確性和透明度,保護投資者和其他利害關係方的權益。 二、稅務報告: 在台灣,企業是需要提交「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書」,大型公司或上市公司這份報告需要附上由註冊會計師出具的稅務報告,以確保公司的稅務資訊是正確的。 三、註冊會計師: 台灣的註冊會計師通常需要通過相關的考試和執業要求。他們有資格對企業的財務報告進行審計,並出具相應的文件。 四、財報簽證: 註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和「稅務報告」可以視為一種簽證,以確保公司的財務報告是經過專業審查的並且符合法規要求。 說了這麼多稅務簽證的基本訊息,一定有人說:「台灣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一定不需要找會計師做稅務簽證」,答案是:「那可不一定哦!」 在台灣,公司若處於「虧損狀態」,仍然需要繳納一定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簡稱營所稅),但是這些虧損只要有會計師稅務簽證,是可以進行互抵的。 總體而言,公司虧損時的稅務處理涉及複雜的法規和計算,建議您可諮詢直誠專業會計師,以確保公司的稅務申報符合相關法規並進行正確的盈虧互抵哦!立即加入我們的官方LINE,由為您安排與專業顧問諮詢,討論出最適合的策略方案。會計師稅務簽證 年度虧損 稅簽
-
經營之道淺談企業併購:如何實現一加一大於二,業務增長與挑戰共存的舞台在現代商業世界中,企業合併已成為實現業務擴張、市場佔有率提升以及成本節省的一種重要策略。這種過程將兩個或更多的企業合並為一個整體,不僅能創造協同效應,也可能伴隨著種種挑戰。無論是在市場佈局的擴展,還是在實現資源共享的前進過程中,企業合併的背後都存在著多重考量和精密計畫。 企業合併的形式 企業合併並不是一個單一的過程,而是一個多樣性光譜並包含了各種合併的形式,包括以下形式: 垂直合併:即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結合 水平合併:兩家競爭對手為實現更大市場份額而合作的案例 多角化合併:跨足不同行業以實現多元化經營 這些合併形式,各自反映了企業運營策略和市場競爭的不同需求。 企業合併的法律和稅務考量 然而,企業合併並不僅僅是商業決策的過程,還涉及法律、法規以及稅務等多重方面的審查。許多國家都設有反壟斷法和競爭法,以確保合併不會對市場競爭造成不利影響。這些法律要求對可能對競爭造成影響的合併進行審查和批准,以保持公平競爭環境。 此外,證券法、公司法、勞動法等也需要參與合併的企業進行合規審查,以確保合併過程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企業併購的稅務挑戰 企業併購中,「稅務因素」是許多公司困擾的問題。各國稅法的不同,使得合併可能面臨著多種稅務挑戰。資本利得稅、轉移訂價、折舊和攤銷等稅務問題,都可能影響著企業合併之結構與效益。合併實體需要通過精密的稅務規劃,來達到減少稅負、合法節稅之目的。 文化衝突和風險管控 所以,企業合併不僅僅涉及法律和稅務,文化衝突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合併後的企業可能存在不同的文化組織,這有可能影響到團隊合作和業務整合。此外,風險管控也是成功合併的關鍵,對於合併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挑戰,企業需要提前進行風險評估和應對計劃,以確保合併順利進行。 總結 企業合併是一項複雜而多面的策略舉措,旨在實現業務增長和競爭優勢的同時,也可能面臨法律、稅務、文化等方面的挑戰。合併的成功需要仔細的計劃和有效的執行,以及法律、稅務和商業專業人士的專業指導。這場商業交鋒的終極目標,是在風險與機遇的平衡中,實現更強大、更有活力的企業實體的誕生。 如果您正在準備企業併購的計畫,實現業務擴張的路上,歡迎來加直誠官方Line,找顧問好好聊聊,提供最適合您的財稅規劃及企業經營上的專業建議。 如需了解更多關於「企業併購」相關文章,可參考官網更多相關文章 企業併購中的反壟斷法與競爭法:如何合法擴張業務? 企業併購系列:反向收購是什麼?簡單解釋與財報風險解析稅務考量 企業併購 企業合併
-
經營之道別讓員工的錢包成為公司的「暫時銀行」:如何避免員工代墊款最近常看到新創公司中常有員工代墊款發生,不論是小額文具購買還是大筆出差費用或進貨支出,雖然看似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其實員工代墊款不僅關乎公司的財務規劃,還可能直接影響到員工的工作心情。我認為員工代墊款跟公司的請購流程以及零用金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將提供一些實體案例和建議,希望能在您的公司進行規劃制度時作為參考。 一、代墊款的實際案例 案例一:代墊款後離職的風險 曾經看過員工在向公司申請完員工代墊款後離職,且公司已經將款項付給員工,但是過了好幾個月後廠商來電詢問,為什麼還沒收到款項,這時候就發生兩種可能的情形: 一、憑證審核時沒有確認員工是否付款,並取得證明。。 二、員工用信用卡付款,後來刷退款項。 後來公司只能先將款項付給廠商後,再想辦法聯繫已離職員工將錢追回,或是可能要打上官司。 案例二:信用卡回饋的問題 大家應該知道現在很多信用卡都會有回饋不管是現金或是點數,就有”聰明”的員工常常幫公司代墊款項後跟公司請款,賺取中間的回饋,這位員工上班時就一直在想還有什麼是可以幫公司代墊的,然後又一直追著公司會計詢問款項何時下來,因為繳費期間要到了,導致員工很著急、會計也很煩,工作的產值也很低。 綜合以上兩個簡短的案例,我認為有幾點要注意: 限制非必要的代墊款項 員工應盡量避免為公司代墊款項,除非極其必要,且要明確告知員工付款日及相關規定。 代墊前取得公司同意 若真的有代墊的必要性,也需要提前告知公司並取得主管同意,避免後續申請款項時,公司告知不付款退回等情形。 了解公司「請購制度」還有「零用金規定」 請購制度: 公司設定請購制度絕對有其必要性,例如可以以量制價、貨比三家及控制金流,若讓員工代墊則前面提到都無法達成,也失去了採購在公司的職能,且更可能延伸其他因為員工代墊款產生的糾紛。 零用金規定: 公司運作時一定無法避免臨時性小額支出,此時也應該及時用零用金支付,減輕員工的財務壓力。 建議不管是請購制度或是零用金都應該定義清楚申請限制及報銷流程,例如多少錢內可用零用金支付,多少錢以上一定在走公司請購流程,來讓員工專注在工作本身。 相關文章:公司零用金如何管理?零用金制度如何制定? 二、降低員工代墊的解決方案 公司當然也可試著降低員工代墊情況,例如: 出差預定住宿及提前預支膳雜費:出差時能減輕員工壓力,也可直接控制預算,膳雜費則可多退少補。 使用企業信用卡:除了不需要員工付款外,也可直接紀錄及追蹤花費,但需要嚴格限制使用條件避免濫用。 與企業合作:例如與計程車車行簽約月結、與電信公司配給公司門號、與旅行社合作購買機票及住宿,皆可以直接讓員工免於代墊且公司能控管金流及預算。 總結 最後,我想強調公司文化和價值觀會透過公司各種政策與實踐來體現,其中當然包括員工代墊款。儘管難以避免會有需要代墊款的狀況發生,但這也反映出公司與員工中間的信任關係,如果公司的報帳程序過於繁瑣或推遲,可能會導致員工不滿,進而影響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忠誠度。 總之,最重要的一點是 — 讓員工能專注於他們的工作,而不必擔心可能影響工作效能的問題。透過妥善管理員工代墊款與零用金,並適當地提供必要支援,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表現,並使公司更高效運作。 因為今天主要針對員工代墊款進行討論,如果大家對於提到的零用金管理以及請購制度有興趣,歡迎回饋給我們,之後有機會將進一步探討討論這些議題喲!零用金制度 代墊款 請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