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營之道客戶訪談 | 團購主開企業社更划算?真實稅金讓你吃不消,合法經營才是王道客戶訪談系列第二彈邀請到「珍好賣團購大批發的創辦人 蔡美慧」 (江湖人稱.蔡姐) 蔡姐前幾年從菜市場零售轉型,開始經營團購。 第一個月營業額就破百萬!!突破了做市場時前所未有的業績紀錄📈 但隨著蔡姐的團購批發生意越來越好,最先浮出水面的便是「稅務問題」!!這兩年,國稅局也開始加強對團購主交易的調查力度,相信團購主們都很有感,但多數的團爸團媽都對稅務問題一無所知。 蔡姐遇到的這些問題,講到你心坎了嗎🥹 「聽同行說開企業社比較好,是真的嗎?」 「怕被查稅,每次出貨都開發票,營業額越來越高,要繳的稅多到可以買名車!?」 「現在員工好難請,為了留住員工,薪水開很高也有問題?」 來看影片中,直誠如何協助蔡姐解決這些問題💪稅務 團購 客戶訪談
-
經營之道客戶訪談 |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做、財務的事交給直誠做,讓新創公司放心在業務、市場開發「根本沒想過要逃漏稅!! 但總是跟會計師記的帳有出入,新創產業要如何找到適合的財務顧問」 你也有跟新創企業主 Amy一樣的困擾嗎? 最近,各個公司幾乎都在忙著申報去年的營業所得,你呢,營所稅報完了嗎? 有覺得公司其實沒賺這麼多! 不應該繳這麼大筆的稅額嗎? 「直誠管顧」YouTube頻道客戶訪談系列,第一集請到的嘉賓是 — 「新創產業營運主管 • Amy」 Amy創業至今兩年多,主要是做商用電動機車相關服務 【本集影片重點】 ► 創業初期遇到的難題 →把支出、收入、任何可能的花費記很清楚了,但總是跟會計師記的外帳有出入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確保在經營上每一條都合法 ► 財務還是要請專業的會計人員來做!! ► 跟直誠合作有什麼不一樣?直誠什麼特質讓Amy感到Surprise ► 直誠讓Amy感到安心的理由帳務 財報健檢 客戶訪談
-
經營之道公司購買軟體要辦扣繳申報嗎?標準化軟體、客製化軟體規定大不同!年初一月是營業稅加扣繳季節,不曉得同為戰友們的各位有沒有順利度過了呢?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內容也跟扣繳有部分相關,就是常常有人在問,公司網路購買例如adobe軟體、office 2019等套裝軟體等,且非透過台灣代理公司也未取得統一發票時,需要辦理扣繳申報嗎? 首先我們先需要依照軟體開發用途分為標準化軟體或客製化軟體。所謂標準化軟體依照台財稅字第09604520730號第三點所述如下: 屬於現成可供銷售之軟體,供一般使用者使用,且未針對個別使用者撰寫或修改之軟體。買方取得在單一或特定數量之個人電腦安裝及使用程式之權利,但不允許執行任何方式之複製或修改,亦不得進行電腦程式之還原工程(reverseengineering)、解編譯(decompilation)或反向組譯(disassembly);所稱拆封授權軟體,指電腦軟體所有權人為對於一般使用者方便授權起見,單方面擬定授權之契約條款,並將此契約條款置於有形的媒介(如包裝盒)上,若使用者同意該授權條款,即拆封使用該電腦軟體。典型之拆封授權軟體無須經任何修改即可供一般大眾使用,屬於標準化軟體;所稱套裝軟體,指軟體業者為便於使用者使用該軟體,而採取大量、標準化、規格化之方式製造後,將軟體包裝成套出售。因此套裝軟體多為拆封授權軟體,而非客製化軟體。 而客製化軟體,係針對個別使用之特定用途撰寫或修改之軟體,例如:ERP企業資源規劃、或其餘依照公司特殊要求額外撰寫之軟體。電腦程式著作權屬無形資產,提供他人使用取得之對價為權利金,當授權使用地在我國境內,以及境內營利事業取得授權,委託中華民國境外加工、製造或研究而於境外使用,所給付之對價,屬所得稅法第8條第6款規定之中華民國來源所得,營利事業應按給付額扣繳20%稅款。 看完上面落落長的法條說明,我們來個重點整理: 故若購買的軟體本身屬於標準化軟體,例如adobe、office套裝軟體等,則其銷售收入按一般國際貿易認定,非我國課稅範圍,也不需要申報扣繳。 但若是購買的為客製化軟體,係針對個別使用之特定用途撰寫或修改之軟體,則給付之金額則屬中華民國來源所得,需要應按給付額扣繳20%稅款,進行扣繳申報呦。 額外提醒,若企業為求節稅主張購買軟體係為標準化軟體,但後續在稽徵機關對此若有不同判決時,將導致企業因未依法辦理扣繳導致補稅及罰鍰,故購買前建議先查找說明書或包裝盒上是否單方面擬定授權之契約條款,通常典型之拆封授權軟體無須經任何修改即可供一般大眾使用,即屬於標準化軟體,或檢視雙方簽訂合約上是否會有影響判斷標準之內容,且儘可能先與稅務機關預先溝通,避免未來認定不同時導致補稅罰鍰等處分。 以上是這次想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如果大家有其他想知道的問題也歡迎透過官方Line聯繫我們,我們會再分享給大家喲!客製化軟體 標準化軟體 扣繳申報
-
經營之道合夥創業常見的經營權糾紛有哪些?股東糾紛如何解?常常會有好朋友合夥一起開公司,一起努力,在公司一開始時大家的目標跟夢想都是一致的,但在公司發展擴大的過程中,慢慢大家的追求都會隨著時間慢慢產生分歧,但因為大家都想當朋友,也常常會在小問題浮現時覺得都是朋友要保留面子而不說,但在公司經營上以朋友的角度看事情就可能會有一些挫折及失敗,為了必免將來的錯折跟失敗,一定要先知道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經營權糾紛,最常見的有以下幾點: 1.帳務不清,公司帳與私人帳混雜 2.權利義務劃分問題 3.每人想要的公司發展不同 4.分紅問題 話說到此,先來工商一下,如果有合夥人要一起創業,歡迎跟我們索取合夥創業前必須討論事項確認表。 請加入我們官方Line索取! 如果您現在已經合夥創業一段時間,也沒有回頭路,若已經碰到上述提及的問題,試著可以找律師及會計師討論,若是被逼到與股東不合,發生股權糾紛應該要如何保護自己呢? 1.小股東:因為小股東在公司經營上是最沒有話語權的,可以考慮與中股東一起聯合達到影響公司政策目標。 2.中股東:如同前述可與小股東或其他中股東串連起來影響公司政策,表達意見。 3.大股東:但公司所有事情都不是您操作的,且在公司也沒有任何實質權力,您可以選擇在董事會下達指令把某些人換掉, 若無法換掉可考慮讓小股東把公司股份買走。 4.董事:聯合起來罷免董事長,決定公司決策及走向。 最近我們也是碰到一個客戶,是由公司大股東來找我們,這間公司經營上一直都是很賺錢的且每年也都有分紅給股東,大股東一直以來都只在公司掛名董事長職位,所以公司大小事在這20幾年都由公司的會計在主導,權力也都掌握在了會計手上,但最近股東們開始出現糾紛,也開始討論是否要結束公司,大股東開始看公司帳務後,覺得公司的賺錢都是會計做帳做出來的,但會計後續也因為身體微恙,導致大股東在處理上公司上,一方面也要顧及人道考量,導致這件事情很難處理,故委託直誠介入,一查發現原來公司內外帳差很大,往年來為了節稅,會計找了其他公司買發票,製造出公司外帳並沒有這麼賺錢的假象,但這些風險最後都回歸到了負責人也就是大股東的身上,後續我們也建議大股東直接召開股東會,在股東會上直接決議公司解散日,若是不同意解散則請其他股東們直接將大股東身上股份買走,這件事情才算暫時有一個決議。 可以看到一間經營很久的老字號,因為一場股東中間的糾紛,最後演變成整間公司關閉,也間接導致很多員工需要面臨中年二度就業的問題,我認為如果在合夥創業前,先將各自的權利義務、公司帳務記錄完全及公司發展方向定好,定期召開股東會討論,而不是形式上走過場,達到真正的溝通討論,讓股東們彼此的意見能變成未來公司發展的方向,會是最好的方式。 若是您對於今天的分享有興趣,也可以加入我們官方Line跟我們聊聊,或是參考官網其他文章,說不定你正在困擾的事情解答就藏在裡面喔! 相關影片 【經營保衛戰系列】股權到底如何規劃設計?占大股真的好嗎?以技術入股還需要繳稅?合夥人 股東 股東糾紛
-
經營之道匯率風險管理:匯率波動公司該如何應對?避險工具選擇?年初因為烏俄戰爭導致通膨,也讓各國開始採取升息抑制通膨,除了公司的借貸資金成本變高外,可以看到美元升息也讓台幣對美元從今年初的27.7左右漲到了目前的32元,若是公司營業型態剛好是以付美元收台幣為主的公司,則光是進貨部分就因匯對差需要額外負擔15%的成本,這時候財務能做的是什麼呢,不是只有一天天看著高漲的匯率乖乖的用著即期外匯去付款,可以透過銀行提供的多種財務避險工具來用小錢避掉未來可能的匯率風險。 除了日常使用的即期外匯外,今天跟大家介紹兩個比較常使用的避險工具遠期外匯及換匯交易。 遠期外匯: 一種以約定匯率作為遠期交割的外匯買賣,可規避匯率變動的風險(簡單來說,當下可以直接約定未來交割的幣種、金額、匯率),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是有價差的,公司可將他視為避險的成本,也需要提供進口相關單據才能購買,也建議公司做這部分的避險時,若較無法判斷未來匯率走勢,可以將避險部位控制在40~60%,若發生匯兌虧損時可透過沒做的部分彌補。 換匯交易(swap): 公司跟銀行約定兩種幣別做交換,一定期間後再將貨幣換回,持有利率較高貨幣的一方要付利差給持有較低匯率的一方,好處是外幣資金能透過此方式換回台幣做資金使用,待約定時間前再將資金補回,但此交易各間銀行通常會有最低交易金額。 財務除了被動的在執行收支付作業外,也可以主動的去跟銀行了解這些避險工具的操作、申請,及相關的成本,或許就可以透過支付小額的成本,來規避未來匯率波動造成的大額損失,當然在外匯避險這較為專業的領域,通常都需要具有相關經驗的專業人才,公司除了培養專業人才外也應該先理解公司整體交易模式會產生需要避險的部位,在針對不同情況選擇適當的避險工具及操作。 當然除了今天我們有提及的三個避險工具外,還有例如外匯選擇權、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等,建議可以先與配合的銀行了解申請資格、額度、成本等,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唷!來讓我們財務並不只是被動的紀錄及分析,也可以主動的做到風險規避。換匯交易 匯率風險管理 遠期外匯
-
經營之道資遣費如何計算※什麼是資遣費呢? 公司要資遣員工時,需依據勞基法第11條及第13條的事項說明或是第14條及第20條或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84條、第85條規定,雇主就應發給勞工資遣費。且第20條有說明,資遣員工應在預告期間內告知員工,並依據年資發放資遣費,且需確認員工適用之勞退制度為新制或是舊制而有資遣費計算的差異。 Q:資遣費有規定要發放多少錢嗎? A:當然有規定,還有明確的計算方式呢! Q:可以不發資遣費嗎? A:要看是否有符合勞基法第12條。 Q:員工能力差被資遣公司還要給員工錢嗎? A:員工不能勝任職位工作公司想要員工走人就一定要發放資遣費喔! 一、資遣費有分新制與舊制大家知道嗎 ? 它們分別的計算差異在哪呢? 資遣費在民國94年7月1日的勞工退休金條例發佈後,就開始有了新制與舊制的區分,當然算法也不同啦! (1) 舊制計算: 工作每滿1年發放1個月的平均工資,未滿1年以比例計算,未滿1個月以一個月計算,且沒有上限。 換句話說,就是當你民國94年7月1日前到職,工作年資10年3天,平均工資為60,000元,則資遣費為605,000元。 公式:60,000元*(10+1/12)=604,999.9999≒605,000元;10年3天的工作年資等於10個月的平均工資加上3天未滿一個月以一個月計算,且這1個月要按比例計算。 (2)新制計算: 工作每滿1年發放0.5個月的平均工資資,未滿1年以比例計算,最高以發給6個月平均工資為限。以舊制舉的例子以新制計算的話,就是當你民國74年7月1日後到職,工作年資10年3天,平均工資為60,000元,則資遣費為300,250元。 公式:60,000元*0.5* [10+(3/30)/12]=300,249.9999≒300,250;10年3天的工作年資等於10個月的平均工資加上3天要以比例計算,最後要再除以2且要特別注意所發放之資遣費不得於6個月平均工資。 (3)勞動部有提供資遣費試算表供勞資方做使用,大家可以多加利用呦!請搜尋「資遣費試算表-勞動部」。 二、什麼情況下公司可以不發放資遣費呢? 依據勞基法第12條: ◎於訂立勞動契約時為虛偽意思表示,使雇主誤信而有受損害之虞者 ◎對於雇主、雇主家屬、雇主代理人或其他共同工作之勞工,實施暴行或有重大侮辱之行為者。 ◎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確定,而未諭知緩刑或未准易科罰金者。 ◎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情節重大者。 ◎故意損耗機器、工具、原料、產品,或其他雇主所有物品,或故意洩漏雇主技術上、營業上之秘密,致雇主受有損害者。 ◎無正當理由繼續曠工三日,或一個月內曠工達六日者。 也就是勞工沒有發生甚麼重大事件影響公司正常運作,資遣費都是一定要發放的。 三、什麼情況下公司資遣員工要發放資遣費? 依據勞基法第11條: ◎歇業或轉讓時。 ◎虧損或業務緊縮時。 ◎不可抗力暫停工作在一個月以上時。 ◎業務性質變更,有減少勞工之必要,又無適當工作可供安置時。 ◎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時。 也就是勞工只要有符合上述5點其中1點,公司就應發放資遣費。 四、平均工資如何計算?不計入平均工資的項目有哪些呢? 依據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2條: ◎發生計算事由之當日。 ◎因職業災害尚在醫療中者。 ◎依本法第五十條第二項減半發給工資者。 ◎雇主因天災、事變或其他不可抗力而不能繼續其事業,致勞工未能工作者。 ◎依勞工請假規則請普通傷病假者。 ◎依性別工作平等法請生理假、產假、家庭照顧假或安胎休養,致減少工資者。 ◎留職停薪者。 公司要資遣員工肯定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但千萬不要忽略勞工應有的權益,該給的還是要給,以免後續發生勞資糾紛,花了更多的時間與心力處理,最後還是要將資遣費計算給勞工,順便再繳納一筆罰緩給國庫呀~~~~員工 人資 資遣費
-
經營之道公司設立完成後,是否要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呢?剛成立公司的雇主們,真的要很努力地擠出時間來了解關於勞健保投保單位成立的相關問題,這件事看似簡單,其實需要花一些時間看過許多資料,才能釐清符合公司現有狀況的做法。以下人資顧問列出實務上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希望能解決各位雇主們的困擾,您是否也遇到這些問題而無法確認是否要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呢? 進入問題回覆前,我們將投保單位分成兩部份來做說明: 第一部份:勞工保險(簡稱勞保)、就業保險(簡稱就保)、勞工退休金(簡稱勞退) 1、勞保:公司員工未滿5人,可不成立投保單位,反之超過5人,就要成立投保單位。 2、就保及勞退:公司只要有一位員工就要成立就保及勞退投保單位,請注意此位員工不能為公司負責人。 *公司負責人是沒有就保及勞退的 *勞保:生老病死的相關給付 *就保:失業給付、育嬰津貼等各種津貼 *請注意勞保跟就保申請的相關補助與津貼喔! 第二部份:全民健康保險(健保) 1、無論公司是否有員工,都一定要成立健保投保單位。 2、公司負責人要投保在自己的公司,除非在其他公司有以員工身分做投保,負責人的薪資如果在自己公司領得比較其他公司多,那就要投保在自己公司喔。 *這邊要特別注意,負責人不能投保在區公所、職業公會或是以眷屬身份依附投保喔! 說明完各個投保單位成立的注意事項後,就要針對常見的三個問題來做回覆囉! 1、公司只有1位員工,可能短期間內只會增加2位,是否要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 回覆:公司未滿五人,必須成立健保、就保及勞退投保單位,勞保投保單位可不成立,但必須告知員工需自行於工會加保,否則會影響自身的權益。 *請注意不能因為員工投保勞保在工會就不成立就保投保單位讓員工在公司投保就保,這會影響到員工的權益,如員工因無法申請就保的津貼而至勞工保險局投訴,公司除了要補繳保費外還會被罰鍰的喔! 2、公司只有負責人(沒有員工),是否要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 回覆:必須成立健保投保單位,因負責人無法參加就保及勞退,故只能成立勞保投保單位,但因為公司員工未滿5人可不成立勞保投保單位。 3、公司是否可以不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呢? 回覆:這個問題是最常被問到的,怎麼樣的情況下公司可以不成立投保單位呢?上述文章針對投保單位成立說明的部分有提及到,健保投保單位是只要公司成立後,就一定要成立健保投保單位,勞保、就保及勞退是針對員工人數及負責人來判斷是否要成立! 在公司剛成立初期,往往都不知道時間去哪了,小編建議雇主們可以考慮將勞健保投保單位成立這種瑣碎的事情交由人資顧問處理,由我們協助判斷公司目前的狀況,提供最適當的解決方式,且由我們代為處理投保單位設立相關文件準備,可以節省雇主們準備資料及確認填寫資料所花費的大量時間喔! 看完本文後的您有解開心中的疑惑了嗎?這篇文章主要針對人資顧問較常遇到的問題做整理及回覆,如雇主們對於勞健保投保單位成立申請相關問題不了解,歡迎與我聯繫確認喔! 投保單位成立相關網站: 1、勞保、就保及勞退:https://www.bli.gov.tw/0005455.html 2、健保: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433989695AFAB3A8&topn=5FE8C9FEAE863B46勞健保 人資
-
經營之道明明賣了很多東西?我的錢去哪了?銷售循環控制點及弊病上次我們提到了採購常見錯誤是屬於公司花錢的方面,這次我們來講銷售循環常見的控制點,也就是公司賺錢的方面,透過下列這些控制點來讓公司辛苦賺來的錢不會消失!以下我們先簡單介紹甚麼是銷售循環,再來會提到重要的控制點及常見的弊病。 銷售循環 先來說甚麼是銷售循環,銷售循環就是指從客人(廠商)提出購買開始,建立訂單、出貨、開發票、收款到帳務處理等等的流程,簡單來說就是把貨物轉換成現金的這段過程。 授信管制 授信管制聽起來很高大上,但本質就是針對購買的廠商做授信控管,授信可以把他想成我們信用卡的額度,信用卡公司在決定我們能有多少額度時,也會要我們提供薪資等確定我們的還款能力,所以相對公司在做廠商的授信控管時也需要謹慎地去考慮,例如付款條件、客戶評等、授信額度等,透過這些方式來降低公司收不回款項的風險。 A. 付款條件:例如針對第一次下單的廠商,可以先從貨前T/T的方式,也就是先付款後出貨,等到長期配合後,在考慮是否使用月結方式結帳。 B. 客戶評等:通常我們會先針對客戶去做評等分級,例如客戶是否正直經營、客戶償付貨款的能力、財務狀況是否健康、有沒有提供擔保品、未來的經濟趨勢是不是對客戶有利,也可以透過取得公司的財務報表來評估客戶的能力。 C. 授信額度:授信額度則會以付款條件及客戶評等綜合考量後決定。例如公司內規定客戶評等A級,給予付款條件最多可以給到月結60天,授信額度則給500萬。今天C公司取得了客戶評等A級,所以他可以享有月結60天的付款條件及500萬的授信額度,他這個月已經叫了300萬的貨,次月又在叫了300萬的貨,此時他已經總共叫了600萬的貨物,且也還沒收回任何款項,總金額已經達600萬超過授信額度,則此時公司就不應該多出超過得100萬貨物給此公司,避免收不回款項。 授信控管應該是對於公司最重要的一部分,給予客戶越高的授信額度越能吸引客戶,但相對的對於公司的金流控管還有風險相對提高,公司可以定時針對異常給予的信用額度超過公司訂定政策的部分做查核。 收取回扣 上次我們有提到採購可以收取回扣,當然也代表我們的業務也可以收取回扣,因為公司通常都會給予業務在產品上有部分價格的決定權,刻意報低價格讓公司損失。可針對異常給予過低報價查核外,最好可以建立公司檢舉制度喝止舞弊,同時讓全體員工了解公司風氣是誠信經營的文化。 收款異常問題 現在大部分款項都是通過匯款及寄送支票,但有時候還是會發生公司資產被挪用的情況,例如客戶積欠款項,由業務親自去收款取支票,又或者是今天公司是透過司機去收款,但若是收到款項沒繳回公司,則可能導致公司資金被挪用了。若是今天採對帳方式結帳則可透過檢視應收帳款帳齡異常部分,是否有早就開收回之款項但遲未收回,抽查相關紀錄。 這次分享的內容可能比較深,可能需要多一點時間來消化,如果對於此文的內容有相關問題歡迎加line一起討論~ 如果有想了解的內容也可以透過line跟我們討論唷! 相關文章<採購健檢常見三大問題!ERP 導入實戰經驗談>銷售循環 流程優化
-
經營之道現金為王-公司賺錢也要注意的黑字倒閉黑字倒閉定義 查了國語辭典,對於黑字倒閉的定義是「一向經營正常、生意興隆的廠商,因受臨時性的金融風暴或其他特殊外在因素拖累,導致現金周轉不靈而倒閉。與營運不佳,賠累虧損,終至倒閉的「赤字倒閉」有別。」 損益表用excel做出來的版本上,通常負數會用紅色表達,用以區別正數的黑色。而在損益表最下方的「稅後淨利」如果是紅色,代表公司產生虧損,所以公司本身就容易關注公司財務健全,反而不會引起突然倒閉危險;但黑字代表公司是有盈餘的,但若公司只有注意到有賺錢,卻沒有確定賺的錢有沒有真的賺到,也就是有沒有收進口袋,就會造成突然性的周轉不靈,以至於倒閉的經營危機。 無論是哪家公司,若有資金做為後盾,就能勇敢地進行經營決策。才不會因為銀彈補給不足時,造成原本預計的計畫無法繼續。所以在公司經營上,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收錢快付錢慢; ⭐️借款償還時程; ⭐️資金水位須超過三個月至六個月的公司總固定開銷。 收錢快付錢慢 收錢表示向客戶收回應收帳款;付錢則是對廠商付出應付帳款。所以應收帳款收得快,除了手上現金充足外,更可第一時間知道客戶驗收狀況及避免倒帳問題;而付錢部分則是相反,付錢付得快雖可讓自己不忘記還有什麼沒付的,但付得慢一點,則可以更活用手上現金投入到更重要的地方。 如果用借款利息來做資金成本概念想像,借錢時代表每天都有利息產生,如果晚一個月付款但提早一個月收款,中間就有兩個月的時間差,假設有100萬貨款,再用借款利率5%計算,就約當省下8,333的利息錢。 舉例來說,商業往來上我們可能跟客戶談定的收款條件是60天,但會給予願意於交易10天內就付款的客戶現金折扣3%,這除了是擔心可能的呆帳收回比較困難之外,也是因為資金存在時間成本。如果有客戶在雙方談判,價格壓不下來的時候主張「好啦好啦,我不跟你講價錢了。雙方退讓一步,我三個月後再付你錢(對比原先的兩個月)。」這時候公司不能直接答應,而是需要考量兩個點:(1)換算的資金成本為多少?(2)這是新客戶還是舊客戶? 沒有過往的交易信用紀錄,建議收款期還是越早越好,千萬不要因小失大!最好的新客戶收款策略就是「預收」,等到時間長了雙方累積信任,再放長收款時限。公司若能妥善運用「收錢快付錢慢」間的時間差,很可能可以避免黑字倒閉的窘境。 借款償還時程 借款如果是短期週轉,那就還容易記得;但若是較長時間的借款,加上部分銀行借款又有寬限期概念,在前面一年只需要還利息,可能時間到了要分期攤還本金時,就因為沒有注意到,而沒有準備好足夠金額償還。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公司每年花很多時間在跟不同銀行交涉,一開始跟A銀行借錢做資金周轉,但是該還錢時又沒有足夠資金可以償還,遂向B銀行借款還A銀行,再向C銀行借款還B銀行,無時無刻都在準備銀行備審資料,還沒借到錢時都提心吊膽睡不著覺,借款額度下來就鬆一口氣,但又要再進入準備另外一個銀行借款到期的循環。當公司花了財務人力在做上述這個借款週期時,也連帶讓這位財務無法為公司產生其他價值,而變成「借款固定成本」(為了借款必須聘用的人力,所以不只是利息成本需要考量)的概念;若小公司甚至沒有專職財務,那花這些時間的可就是負責人本人,影響可就更大了! 資金水位須超過三個月至六個月的公司總固定開銷 您算過公司每月固定總開銷嗎?若用這個開銷數字乘上「負責人性格、對於公司營運的信心程度換算的月份」則得到公司必須要留存的資金水位。若負責人屬於較積極不怕突發狀況的人格特質,那也許三個月的資金綽綽有餘了;但若是公司收入容易受大環境變動影響,抑或是公司是專案性質,可能有時單大有時無單,那就可能要準備更長時間的資金準備。 這個固定開銷就不包含公司的備貨成本,僅包含人事成本及房租等每月必要開支,原因是如果公司突然沒有錢,可以試著賣庫存品,而不一定需要靠進貨花錢才能獲利;但員工、房東等人則是就算拖也拖不過三個月的必要給付對象。 我會建議讀者要開始學習編公司的「資金預測表」,內容包含公司預估未來數月的收款及付款情形(這裡指的是收款及付款,而非收入及費用),用以確認自己掌握公司資金變動狀況。若是資金掌握程度不佳,則可以從收款快付款慢,或是考慮大筆費用預算裁減等方式提前因應,幫助自己度過公司低潮寒冬。萬不得等沒錢支付了再來想辦法。 我過往擔任財務長的經驗是,因為很多公司的業務不見得很重視收款速度,所以如果公司能夠教育業務快速收款,且讓採購每次在談付款條件時都往後談,大多時候都會成功,其實是個不難做到的經營密技喔! 您會編「資金預測表」嗎?若有遇到實際狀況不會解,或存有對本篇文章的疑問,也可以加line聯繫我們,進一步諮詢及建議!創業 財務預測 經營
-
經營之道獎酬激勵經驗分享-老闆該給員工多少薪資?什麼是獎金(酬)制度? 對於員工來說,獎金顧名思義就是Bonus,是除卻底薪外,基於表現良好或業績達標所能獲得的額外薪資來源,使其更願意付出時間跟精神以達成工作目標。也因如此,對於雇主來說,獎金制度可以作為一個激勵員工的工具,使員工更為積極,讓公司的目標不僅僅是老闆一個人的目標,而是全體同仁的目標。 我們常常說能者多勞,但是若是沒有對應的獎金制度,能者會願意多勞嗎?獎金制度便是一個可以完善這件事情的工具。不但讓能者願意多勞,而多勞者或許因為激勵制度完善,及本身因此得到公司肯定的狀況下,因為經驗的累積而成為能者。 業主跟員工的角度差異 在我過往的顧問經驗中,儘管獎酬制度對於老闆及員工都有正面的效果,但是有趣的是,我發現員工和老闆對於獎酬制度的認知,存在不同角度上的差異,也跟大家做一分享。 對於員工而言:獎酬制度偏向於「我能獲得什麼?」「我做了多少能拿到多少?」「工作量跟薪酬的比例是否成正比」「這份獎金是否值得我付出這麼多努力去得到?」對於老闆而言,角度往往更加的全面,除了將不同同事的工作狀況逐一比較,釐清何者對於公司而言係較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和成果輸出,還要將公司所有固定支出及變動成本逐一列示,以確保公司計算變動薪資時不至於使公司產生可能的虧損。 我們也常建議業主的獎酬制度要區分成底薪和變動薪資,底薪是公司對於員工的最低期待,工作項目應達成哪些內容都要先想好。而變動薪資則是獎金的部分,可依照不同的員工貢獻度、專案及接案利潤等等來產生階梯式的獎金計算制度。如果是採取階梯式累增獎金的計算方式,建議公司一開始設定的獎金抽成比例較低,才會有逐步往上的空間。但也要小心若起初開出的抽成比例太低,員工可能會覺得與工作辛勞程度不成正比,也可能失去公司欲達成的激勵效果。 若公司目前整體虧損,又想激勵員工,訂定獎金制度的標準應該如何設立?每個不同產品線或服務類型可能因為成本計算方式不同,也都需要不同的獎金規則,在制定的過程裡,要如何符合公司的損益規劃,又要達成激勵員工的效果,這些都是老闆需要權衡及考慮的因子。 若能在老闆與員工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使員工的薪資比例透過獎金制度調升的同時,獎金制度也能符合公司整體的損益規劃,這就是我在薪資結構設計中最重要的課題,也很幸運的是與業主及其員工的案後追訪中,都能聽到公司傳來不錯的業務進展,那這也是我們最樂見的結果。 其實,雖然常常可以聽到不同公司的勞資糾紛,但在我的顧問經驗中,我從沒遇到一個老闆不想給員工獎金,都只是不知道該怎麼給,不知道該怎麼分配適當的利潤。於是我們可以作一個合理的假設【老闆都是想要發錢給員工的】。因為公司要賺錢,員工必須付出心血和時間;要員工付出,公司就得給予相當的報酬。這是一個簡單的因果關係,所有在創業路上能夠走遠的老闆都會有這樣的認知:員工不再是公司賺錢的工具,取而代之的是公司的資產。該怎麼讓人才資產更有價值,讓人才資產為我創造更大的財富,就是聰明老闆該想的事。 在這樣的假設前提下,會有怎樣的情況是老闆無法做到理想的獎金制度發放呢?可能原因有很多,我就列出比較常見的幾種: 存貨積壓過多。為了壓低單位成本或滿足最小購買量,公司常會因為購買存貨導致現金流量不足; 案源、客戶不足,公司營運尚未達規模化狀態,故呈虧損狀態; 研發費用或生產成本過高; 員工目前產出與薪資對應不成正比; 沒有完整帳務,無法確認公司營業損益。 除了上述這些常見項目之外,當然還有很多原因導致業主難以制定完整的獎金制度,進而使公司的人事規劃制度遲遲無法改善,員工也對於現況多有不滿。業主總會希望員工能夠「共體時艱」,期待員工一起度過公司艱難的低潮期,但對於員工而言,所謂的共體時艱需要多久,多少的日子才能夠有個盼頭,或許獎金制度的完整訂定,會比期許員工體會老闆的艱難處來的簡單而有成效。 獎酬制度規劃案例分享 以下分享幾項不同產業的獎酬制度規劃過程及方向: A公司-專案服務業 主要收入來源為專案服務,業主的痛點是案源不夠多及組織不夠完整一人需分飾多角,且客製化專案需要事前調研和創新科技的系統工具輔助,這些都需要花費較多人事研發費用,但卻不一定有相對應的案源產生。所以在獎金制度的建立上,業主最在意的是要如何在公司可負荷的金流健康情況下,提升員工工作幸福程度,業主也可以降低離職率及新員工訓練成本。主要方法如下: 與員工及業主訪談了解公司的文化、價值觀及勞資認知差異等等。 產品成本結構計算,確認專案的定價應維持的毛利率。 公司固定及變動開支分析,確認公司損益兩平點及為維持公司營運的最低收入金額。 將接案獎金、完成專案獎金、訓練新員工獎金及員工留任獎金等項目納入獎酬規劃。 增加團體獎金及軟性互動制度,確保跨部門齊心。 B公司-人力服務業 此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為清潔人員外包,依服務時數計費;服務時數採儲值點數制,量大制價而有不同折扣。因為公司有不同困難程度的清潔服務及預收款的情況下,業主最大的困難點是擔心發獎金之後公司就不賺錢了。而我們輔導過程中,也發現公司因為帳務不完整,不容易判斷公司實際損益狀況。部分應認列為資產的項目都以費用方式列支,致使帳務看起來虧錢但其實是有大批的清潔設備及小工具,所以業主就認知公司「成本很高」,不像員工或客戶認知的賺很多錢。 我們透過訪談和財務分析,先與業主討論出所有的營運痛點,發現公司雖年營收超過千萬,業主仍身兼多職(行銷業務、員工訓練及財務人資),因為業主認為同事每個工作都還是做得不夠到位,且找不到能完整交付工作也對工作有同業主般熱誠的主管。執行財務分析後,我們更了解業主目前現金流與實際財務面差異,以及真實損益情形。透過產品(服務)別分析,將公司的服務一一拆分出個別毛利率,也針對員工工作項目逐項瞭解業主與員工分別對不同職位同事的職權期待,進而完成獎金制度的規劃假設。 經由與業主、員工的溝通,了解雙方需求跟認知差異,一步一步的協助業主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更加了解,並協助建立了公司獎酬制度。完成專案後,業主說「最大的收穫是在這過程裡,我更了解公司的經營成本,以及無須要求員工像我一樣奉獻於工作,只需要訂定好遊戲規則,讓員工用他們的方式達成我們共同想要的結果。我發現我以前太愛生氣,員工都不太想跟我溝通,現在只需要提點客服或分享清潔要領,便能讓員工覺得我是好老闆,主動跟我互動。」 由此可知,獎酬制度不只是在講發薪水這件事,而更多的是「用數據化方式把勞資對於工作內容的期待具體化描述」。這也是我非常喜歡做薪資結構設計的原因,感覺自己幫助了很多中小企業或新創公司逐步往規模化邁進! 直誠能夠提供的優勢 直誠,作為財務會計為基礎出發的顧問公司,能做到比人力顧問公司更多,特別是在公司財務及營運層面遇到的問題和挑戰,財務面可以探討成本結構、毛利分析及損益狀況來針對產品設計獎酬;營運面則可根據公司不同的產品銷售模式及業務現有制度作調整分析。 人力顧問公司在乎的勞基法等人事法令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對於「人」的細節,每個人想要的都很多,但不代表不能溝通,只要能一點一點的列出來不同立場的人想要的「權利及報酬」、想被「尊重」的個人貢獻、及願意做到的「義務」,也許就會有不同的解法。獎酬制度其實就只是數據的結論,但中間走的過程卻是人性的互動。 另外也想提醒的是,業主跟顧問兩者之前的想像一定有很多的不一樣,畢竟不同產業不同價值觀打造出來的公司細節都不同。所以也建議業主要多聊多分享自己的經營理念和態度,透過溝通細節,一步一步針對公司的狀態、目前員工薪酬架構、產品的成本毛利分析等等去討論出全新完整的獎酬制度,進而衍伸到產品成本結構需要如何被調整,最後才能夠進到整合(發放業主及員工理想的薪資)階段。而這些過程,直誠可以陪您一起走過。您也有您公司遇到的薪酬制定問題嗎?快與我們聯繫,一起甘苦談,談完一起笑著數錢!薪資 人資 獎金 薪酬制度
-
經營之道採購健檢常見三大問題!ERP 導入實戰經驗談根據過往輔導的經驗,我們在幫公司作進銷存流程健檢時,常會發現一些常見的錯誤,如果能避免則能讓公司省下很多時間,也能夠讓公司獲得更好的貨物或是價格,下面分享三個常見的錯誤。 便宜行事找廠商、收回扣問題 過往經驗中,公司容易擔心採購人員收回扣的問題,比如可能常會與某些廠商固定採購,當然這些廠商也已經私下與採購人員打好關係,在採購後會額外給採購人員回扣,讓公司未來能繼續跟他們合作,但如此有可能造成採購人員與廠商聯合提高報價,從中獲利反而侵害了公司的權益。另外,收取回扣這行為其實也是觸法的,輕者罰款、重者坐牢,奉勸還是不要以身試法。至於要怎麼預防收回扣的問題,最常見的方式是詢比議價制度建立,及定期評估廠商適任性。 一、詢比議價 每項採購品於第一次採購時,至少尋找兩間或三間以上來做比價,並給上層決策者決定,也可透過詢比議價讓採購人員不會與特定廠商勾結導致收取回扣問題產生。 二、定期評估廠商適任性 公司除了透過詢比議價來設立控制點外,還可以定期針對供應商評估繼續配合的適任性,可透過以下幾點來評估: A.財報健全 一間財報健全體質好的公司通常也能長久經營,可以透過長期採購培養供應商關係,並拿到更好的品質及價格。 B.出貨品質佳 供應給公司的產品品質佳,且經驗收後的品質也符合公司要求。 C.迅速 廠商除了一般下單後迅速出貨並到貨以外,如今天下急單也能配合出貨,則更宜繼續合作,以避免任何突發狀況發生時,因供應問題導致客訴及收入流失。 D.價格合理 價格及品質應與同業相比要合理,可定期針對部分品項做重新比價,檢視廠商是否供應價格有抬高之疑。 E.規模不宜偏小或過大 若公司尋找規模較小之供應商,則貨品進價可能較高,也有可能存在供貨品質不穩定之可能;尋找規模過大廠商則很有可能事事都要配合廠商,包含付款條件及下單數量等,讓公司存貨及金流壓力過大。 匯款資訊不完整 匯款資訊不完整直接導致財務人員付款時無完整資訊可供匯款,使得財務人員需要重新與供應商及採購人員確認匯款資訊,來回詢問採購部門導致溝通時間過長,造成重工及多餘溝通時間。所以,若採購部門能建立好廠商資訊,包含付款條件及是否有現金折扣,便能節省跨部門溝通時間,也能幫公司省下進貨成本喔! 一、付款條件 通常我們都說收款快、付款慢是會計的金錢不二法門,採購人員跟廠商在談付款條件時最好至少兩個月開始,若廠商不願意接受再做來回的溝通,這也是採購人員能力的展現,讓公司能在金流上的壓力更小,也能做其他方面的佈局。但前述付款條件還是要依產業別來決定,甚麼樣的貨物於怎樣的付款條件下是合理的。 二、注意是否有現金折扣 部分廠商可能會於付款條件下給予額外之現金折扣,例如30天內付款則給於額外百分比之貨款現金折扣,若有此特殊折扣,則要與財務人員討論是否於資金充足時,提前付款降低公司取得成本,讓公司能有更多的淨利。 跨部門重工問題 常見公司於進銷存流程中,存有採購、倉管及財務重複核對相同資訊之問題存在,以下則分職能敘述對應應注意之事項。 一、採購: A.採購人員負責下採購單時,單價與報價單、過往合意金額一致。 B.確認項目:確認採購單單價&數量。 二、倉管: A.倉管人員負責於到貨時確認到貨數與出貨單相符。 B.收貨驗收商品品質,將不良品退貨並將情形回饋給採購。 三、財務: A.財務人員要確認單價及數量與發票憑證金額內容相符,並進行後續付款流程。 B.收取憑證同時確認倉管已驗收貨物,避免貨未到錢先出的問題發生。 前面提到這些常見問題,公司在數位轉型或是改革時,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及人力來執行,且需要進行跨部門討論及溝通,若是有直誠經驗豐富的專業顧問給予協助則有以下好處: 事半功倍節省大量時間 確認控制點執行效率 協助公司流程梳理及改善 這次的分享就到這邊啦!若有對於此文或ERP導入、流程優化等相關問題,歡迎加line諮詢討論。下次我們會來分享銷售流程常見問題,或是有想了解的內容也可以透過line跟我們說說唷~~ 相關文章<明明賣了很多東西?我的錢去哪了?銷售循環控制點及弊病>ERP 流程優化
-
經營之道公司如何從不賺錢走向賺錢?產品毛利率是關鍵!近期在課堂下課後或一對一諮詢時段中,有幾位老闆希望我們能提供改善公司營運的建議。但奇妙的是在剛開始談話時,普遍存在老闆認為「公司不賺錢是因為公司還在開創初期,好像不賺錢也很合理」。而當問起老闆「既然覺得不賺錢也很合理,那為什麼還會想討論營運建議?」老闆則會回說「我想知道我多久之後才會賺錢?」「我看別人都會賺錢,不知道我不賺錢到底是什麼原因?」,仔細一談,才發現抽絲剝繭後,這些公司都有共同的毛利率偏低問題。如果您也有這個問題,那就趕快一起來看這篇文章吧! 毛利率是什麼? 毛利即【銷售收入-銷售成本】 稅前淨利(後稱淨利)即【各項收入-總支出(含銷售成本、各項費用、營業外支出等)】 毛利率=毛利/銷售收入*100%(毛利佔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稅前淨利率(後稱淨利率)=稅前淨利/各項收入*100%(稅前淨利佔各項收入的百分比) 透過毛利率和淨利率看出公司優劣勢 透過毛利率與淨利率的數字及變動趨勢,可以更了解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譬如說拿公司前六個月的毛利率波動狀況進行比較,如果毛利率高低起伏很大,但公司在這幾個月並沒有特別異常的事件發生,那就代表公司的會計資訊還不能被拿來分析使用,公司需要先釐清為什麼毛利率會波動大,例如是否收入成本入帳方式是依據收付錢的時間點,而非真正權利義務完成的認列時點;又或者是業務及採購跟會計存有資訊落差,流程無法銜接導致會計作業時間不正確,而導致毛利率與淨利率看起來很奇怪。 當公司的毛利率淨利率波動與實際營運情形一致後,可以再將自己公司的毛利率與淨利率數據,與同產業同屬上中下游且有財務公開資訊的產業大神(通常會是上市櫃或公發公司會有財務公開資訊)數據相對照,就能看出自己公司目前的強項及弱項,這也分別代表公司現有的資源和潛藏的危機。舉例來說,如果產業大神的毛利率是55%,而自己公司的毛利率是40%,那就可以思考是哪個產品原物料/零組件的成本占比很高,而這個原物料/零組件是不是最大賣點,還是有可能換廠商或換其他替代品來縮減成本,又或者是說是人力成本占比很大,那有沒有可能透過流程優化或是部分模組自動化等方式來降低成本但維持品質,這些都是公司可以努力的方向。 由上述可知,從幾個重要的財務數字(收入及成本)了解毛利率的狀況,以及自身與其他市場重量級玩家的狀況,可以用更客觀的角度了解自己的產品優勢及劣勢,進而去了解哪些流程或原物料/零組件外購成本有需要做調整。 影響毛利率的關鍵? 與行銷的矛盾之戰 薄利多銷真的好嗎?當成本太高的時候,毛利就會下降。成本太高有很多原因,有時因行銷策略關係,市場上價格補貼戰此起彼落,雖產品銷量提高,但實際毛利卻很低,能真正獲利的商家幾乎都是重量資本級的玩家(公司有錢可以玩比較久,等小家公司都受不了低毛利虧損經營而導致關店後,大公司就存活下來,可以再抬高價格)。雖然低價促銷能引起消費者關注,進而提升產品購買量,但對整體淨利來說,不見得會真的有幫助。這時就需要重新思考低價戰以及未來調整策略方針,是否妥當。 有時是因時局關係,導致原物件或零組件產品價格上漲,若沒有及時調整自家產品售價,也會造成毛利率下降。短暫因為時局影響成本,即使不連動調整定價,也許公司也會贏得老客戶的青睞;但若是產品成本過高太久,導致低價補貼久了,自己先撐不下去,那就可惜了原先公司釋出的美意。另外,也有可能是產品製作的過程中,有許多不必要的流程跟耗損,造成了成本太高。 上述這些,都能夠從每月財務數據分析獲得真實證據,也能客觀地提醒老闆及相關部門主管要注意的事項。在過往顧問經驗中,一但我們從財務數據分析中發現一個問題或矛盾,在提醒客戶時,往往都能從客戶口中知道公司面臨的狀況以及未來可能有的挑戰,雖然客戶需要一些時間進行內部盤整或是釐清真正的問題所在,但是一但大家的意識集中在解決某個問題,其實公司動起來的速度是快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直誠特別重視財報數據分析,而不是單純在會計紀錄上。公司需要的是知道問題在哪以及對症下藥,而不只是按時能交給主管機關的報表而已。 成本結構與定價該怎麼做? 消費者能接受的價格上限在哪? 先前有兩篇大致介紹定價調整的方法跟細節,連結放在下方,可以參考看看! 常常有許多公司基於擔心客戶無法接受漲價,而讓自己的產品在價格上妥協,無法改善毛利率低的狀況,可以透過市場調查、其他產品定價、財務經營藍圖、未來行銷方式,綜合性考量並調整自家產品價格。若有興趣,歡迎將您遇到的產品價格問題,與我們分享!直誠將與你一起討論營運上的各種問題,制定方針改善營運狀況。 延伸閱讀 - 新產品賣不出去? 產品定價策略到底怎麼擬定? 快速初步了解 什麼時候該調整定價? 虧錢賣是行銷策略還是停損點警示?定價 毛利率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