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助企劃SITI 臺北市產業發展創業補助計畫▶▶計畫範疇 申請人所提「創業計畫」應以技術、服務、產品或內容創新為核心,並具發展潛力之營運模式,且計畫內容須具備市場營運目標,並可反映市場價值及潛藏商機。 ▶▶申請資格 ❶於本市完成登記之公司或商業。 ❷創業計畫未獲其他政府單位補助。 ▶▶申請期限 ❶應於新投資創立登記之次日起一年內提出。 ❷計畫執行起始日不得早於申請日前三個月。 ❸申請人自申請日起一年內以申請二次為限。 ▶▶計畫期程 本計畫期程以不超過一年六個月為原則,且不得短於八個月。 ▶▶計畫補助科目 申請補助經費不得超過計畫總經費百分之五十,最高申請補助新臺幣一百萬元。 ▶▶應備文件 ❶申請書。 ❷創業補助計畫書及電子檔。 ❸公司或商業之登記或變更相關證明文件。 ❹最近一期「受僱員工參加勞工保險」相關證明文件。(如未具參加勞工保險投保資格者須檢具就業保險等證明文件,已退休人員須檢附職業災害保險證明) ★前項文件如為影本,需加蓋申請人(公司、商業)及負責人印鑑章(外國公司請加蓋訴訟及非訴訟代理人印鑑章),並註明「與正本相符」。 ▶▶申請時間 隨送隨審。 ▶▶審查作業流程 ❶ - ❷等待時間約為1-2個月(含計畫辦公室審查、補件、委員紙本審查) ❷ - ❸等待時間約為1週(於口頭簡報前一週會收到委員提問) ❸ - ❹等待時間約為1個月(依據各期核定名單時間有所不同) ❹ - ❺等待時間約為1-2個月(依據簽約所需準備文件、補件事宜有所差別) 更多資訊請參考SITI官網: https://www.industry-incentive.taipei/page_result.aspx#downloadblock5 我們的財務顧問及企劃顧問皆擁有多年實戰經驗,不論是想要申請SBIR、SITI政府補助,亦或是青創貸款、募資等各類企劃需求,直誠都能用財務數據與經營管理角度,完全客製化為您撰寫出心中的那份驕傲。並藉由撰寫企劃的同時,引導您思考、陪著您釐清企業的核心價值及市場的定位,使您能更清晰的規劃出企業的未來藍圖,不只是補助經費到手,還讓您的企業體質一同提昇。直誠想為您呈現的不只是一份企劃,而是為您夢想的企業勾勒出有血有肉的輪廓。 對於SBIR、SITI補助案及青創貸款等企劃有相關問題或需求,歡迎直接加入我們的官方LINE,由專業顧問提供您諮詢服務喔!補助申請 SITI 創業補助
-
經營之道公司設立完成後,是否要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呢?剛成立公司的雇主們,真的要很努力地擠出時間來了解關於勞健保投保單位成立的相關問題,這件事看似簡單,其實需要花一些時間看過許多資料,才能釐清符合公司現有狀況的做法。以下人資顧問列出實務上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希望能解決各位雇主們的困擾,您是否也遇到這些問題而無法確認是否要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呢? 進入問題回覆前,我們將投保單位分成兩部份來做說明: 第一部份:勞工保險(簡稱勞保)、就業保險(簡稱就保)、勞工退休金(簡稱勞退) 1、勞保:公司員工未滿5人,可不成立投保單位,反之超過5人,就要成立投保單位。 2、就保及勞退:公司只要有一位員工就要成立就保及勞退投保單位,請注意此位員工不能為公司負責人。 *公司負責人是沒有就保及勞退的 *勞保:生老病死的相關給付 *就保:失業給付、育嬰津貼等各種津貼 *請注意勞保跟就保申請的相關補助與津貼喔! 第二部份:全民健康保險(健保) 1、無論公司是否有員工,都一定要成立健保投保單位。 2、公司負責人要投保在自己的公司,除非在其他公司有以員工身分做投保,負責人的薪資如果在自己公司領得比較其他公司多,那就要投保在自己公司喔。 *這邊要特別注意,負責人不能投保在區公所、職業公會或是以眷屬身份依附投保喔! 說明完各個投保單位成立的注意事項後,就要針對常見的三個問題來做回覆囉! 1、公司只有1位員工,可能短期間內只會增加2位,是否要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 回覆:公司未滿五人,必須成立健保、就保及勞退投保單位,勞保投保單位可不成立,但必須告知員工需自行於工會加保,否則會影響自身的權益。 *請注意不能因為員工投保勞保在工會就不成立就保投保單位讓員工在公司投保就保,這會影響到員工的權益,如員工因無法申請就保的津貼而至勞工保險局投訴,公司除了要補繳保費外還會被罰鍰的喔! 2、公司只有負責人(沒有員工),是否要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 回覆:必須成立健保投保單位,因負責人無法參加就保及勞退,故只能成立勞保投保單位,但因為公司員工未滿5人可不成立勞保投保單位。 3、公司是否可以不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呢? 回覆:這個問題是最常被問到的,怎麼樣的情況下公司可以不成立投保單位呢?上述文章針對投保單位成立說明的部分有提及到,健保投保單位是只要公司成立後,就一定要成立健保投保單位,勞保、就保及勞退是針對員工人數及負責人來判斷是否要成立! 在公司剛成立初期,往往都不知道時間去哪了,小編建議雇主們可以考慮將勞健保投保單位成立這種瑣碎的事情交由人資顧問處理,由我們協助判斷公司目前的狀況,提供最適當的解決方式,且由我們代為處理投保單位設立相關文件準備,可以節省雇主們準備資料及確認填寫資料所花費的大量時間喔! 看完本文後的您有解開心中的疑惑了嗎?這篇文章主要針對人資顧問較常遇到的問題做整理及回覆,如雇主們對於勞健保投保單位成立申請相關問題不了解,歡迎與我聯繫確認喔! 投保單位成立相關網站: 1、勞保、就保及勞退:https://www.bli.gov.tw/0005455.html 2、健保: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433989695AFAB3A8&topn=5FE8C9FEAE863B46人資 勞健保
-
工商登記【附錄】股份有限公司章程_範本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章程 「★」標記者為章程必要記載事項;其餘條文應視公司需求決定是否訂明。 第一章總則 ★ 第1條: 本公司依照公司法規定組織之,定名為________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英文名稱為_____________。) ★ 第2條: 本公司所營事業如下: 1. 2. ZZ99999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 第3條: 本公司設總公司於 (縣/市), 必要時經董事會之決議得在國內外設立分公司。 第4條: 本公司之公告方法依照公司法第28條規定辦理。 第5條: 本公司為業務需要得對外保證。 第二章 股份 ★ 第6條: 本公司資本額定為新臺幣 元,分為 股,每股金額新臺幣 元,得分次發行。 (或 本公司採無票面金額股,資本分為_____股,得分次發行。) 第7條: 股東名簿記載之變更,於股東常會開會前30日內,股東臨時會開會前15日內,或公司決定分派股息及紅利或其他利益之基準日前5日內,不得為之。 第8條: 本公司依公司法收買之庫藏股,轉讓之對象包括符合一定條件(或______條件)之控制或從屬公司員工。 本公司員工認股權憑證發給對象,包括符合一定條件(或______條件)之控制或從屬公司員工。 本公司發行新股時,承購股份之員工包括符合一定條件(或______條件)之控制或從屬公司員工。 本公司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之對象包括符合一定條件(或______條件)之控制或從屬公司員工。 第三章 股東會 第9條: 股東會分常會及臨時會2種。常會每年至少召集一次,於每會計年度終了後6個月內由董事會依法召開;臨時會於必要時依法召集之。 第10條: 本公司股東會開會時,得以視訊會議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方式為之。 第11條: 本公司各股東,每普通股有一表決權。但公司依法持有自己之股份,無表決權。 第12條: 股東會之決議,除公司法另有規定外,應有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東之出席,以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之同意行之。 第13條: 本公司僅為政府或法人股東一人所組織時,股東會職權由董事會行使,不適用本章程有關股東會之規定。 第四章 董事及監察人 方案A:公司設董事3人以上 ★ 第14條: 本公司設董事___人,監察人___人,任期三年,由股東會就有行為能力之人選任,得連選連任。 第15條: 董事會由董事組織之,由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過半數之同意互選董事長1人及副董事長1人,董事長對外代表公司。 董事開會時,董事得由其他董事代理出席。 方案B:公司設董事1人,不設董事會 第14條: 本公司不設董事會。 ★ 第15條: 本公司設董事1人,監察人___人,任期三年,由股東會就有行為能力之人選任,連選得連任,並以其為董事長,董事會之職權並由該董事行使,不適用公司法有關董事會之規定。 方案C :公司設董事2人,不設董事會 第14條: 本公司不設董事會。 ★ 第15條: 本公司設董事2人,監察人 人,任期三年,由股東會就有行為能力之人選任,連選得連任,並準用公司法有關董事會之規定。 第16條: 於經本公司全體董事同意,董事就當次董事會議案得以書面方式行使表決權,而不實際集會。 第17條 全體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如下:____。 (或 全體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議依同業通常水準____支給之。) 第五章 經理人 第18條: 本公司得設經理人,其委任、解任及報酬,依照公司法第29條規定辦理。 第六章 會計 方案A:1年1次盈餘分派或虧損撥補之公司適用 第19條: 本公司每屆會計年度終了,董事會應編造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及盈餘分派或虧損撥補之議案,並提請股東常會承認。 方案B:1年2次盈餘分派或虧損撥補之公司適用: 第19條: 本公司盈餘分派或虧損撥補,於每半會計年度終了後為之。 第20條: 本公司前半會計年度有盈餘分派或虧損撥補議案者,應於後半會計年度終了前,連同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交監察人查核後,提董事會決議。 第21條: 本公司每屆會計年度終了,董事會應編造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及盈餘分派或虧損撥補之議案,並提請股東常會承認。 方案C:1年4次盈餘分派或虧損撥補之公司適用: 第19條: 本公司盈餘分派或虧損撥補,於每季終了後為之。 第20條: 本公司前三季有盈餘分派或虧損撥補議案者,應於次季終了前,連同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交監察人查核後,提董事會決議。 第21條: 本公司每屆會計年度終了,董事會應編造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及盈餘分派或虧損撥補之議案,並提請股東常會承認。 第22條: 本公司股息定為年息___分,但公司無盈餘時,不得分派。 ★ 第23條: 公司年度如有獲利,應提撥___%(或___元)為員工酬勞。但公司尚有累積虧損時,應預先保留彌補數額。 第24條: 本公司分派員工酬勞之對象包括符合一定條件(或______條件)之控制或從屬公司員工。 第25條: 公司年度總決算如有盈餘,應先提繳稅款、彌補累積虧損,次提10%為法定盈餘公積,但法定盈餘公積已達實收資本額時,不在此限。其餘除派付股息外,如尚有盈餘,再由股東會決議分派股東紅利。 第26條: 本章程未訂事項,悉依公司法規定辦理。 ★ 第27條: 本章程訂立於民國___年___月___日。 以上為公司登記主題網內所附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之範本,詳細章程內容則須依照各公司內部討論,且不違反公司法前提下訂定。 如有訂定章程上的問題,歡迎與我們聯絡公司章程 股份有限公司
-
補助企劃SITI 臺北市產業發展品牌建立補助計畫▶▶計畫範疇 ❶ 建立新創品牌、既有品牌升級或再造,具有開發新客群、新市場或建立新通路,並有助提升品牌價值與能見度之效益,且計畫內容具有可驗證指標。 ❷ 曾獲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且結案優良者或與臺北市政府各單位進行專案合作、場域驗證者,得優予考量。 ▶▶申請資格 ❶ 於本市完成登記之公司、商業或所在地登記於本市之國外分公司。 ❷ 品牌計畫未獲其他政府單位補助。 ▶▶申請期限 ❶ 完成設立登記滿一年以上。 ❷ 計畫執行期間之起始日不得早於申請日,計畫最短須執行8個月, 最長不可超過18個月。 ▶▶計畫補助科目 ▶▶應備文件 ❶公司或商業之登記或變更相關證明文件;外國公司應附外國公司在台分公司設立登記表或變更表。 ❷最近三年會計師簽證之相關財務報表,未滿三年以實際年度計之。但中小企業得以依稅捐機關規定設置之帳載資料編製之財務報表代之。 ❸最近一年之「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書」與「營業稅申報書」。 ❹最近一期「受僱員工參加勞工保險」相關證明文件。(如未具參加勞工保險投保資格者須檢具就業保險等證明文件,已退休人員須檢附職業災害保險證明) ❺最近一年之「具市場營運實績之相關證明文件(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書之營業收入或營業稅申報書之銷貨收入不為零)」或「辦理新增資相關證明文件」或「已進行試營運場域驗證相關證明文件(由第三方單位出具之證明文件)」,擇一提供。 ★前項文件如為影本,需加蓋申請人(公司、商業)及負責人印鑑章(外國公司請加蓋訴訟及非訴訟代理人印鑑章),並註明「與正本相符」。 ▶▶申請時間 隨送隨審。 ▶▶審查作業流程 ❶ - ❷等待時間約為1-2個月(含計畫辦公室審查、補件、委員紙本審查) ❷ - ❸ 等待時間約為 1 週 (於口頭簡報前一週會收到委員提問) ❸ - ❹ 等待時間約為 1 個月 (依據各期核定名單時間有所不同) ❹ - ❺ 等待時間約為 1-2 個月 (依據簽約所需準備文件、補件事宜有所差別) 更多資訊請參考SITI官網: https://www.industry-incentive.taipei/page_result.aspx#downloadblock3 我們的財務顧問及企劃顧問皆擁有多年實戰經驗,不論是想要申請SBIR、SITI政府補助,亦或是青創貸款、募資等各類企劃需求,直誠都能用財務數據與經營管理角度,完全客製化為您撰寫出心中的那份驕傲。並藉由撰寫企劃的同時,引導您思考、陪著您釐清企業的核心價值及市場的定位,使您能更清晰的規劃出企業的未來藍圖,不只是補助經費到手,還讓您的企業體質一同提昇。直誠想為您呈現的不只是一份企劃,而是為您夢想的企業勾勒出有血有肉的輪廓。 對於SBIR、SITI補助案及青創貸款等企劃有相關問題或需求,歡迎直接加入我們的官方LINE,由專業顧問提供您諮詢服務喔!補助申請 SITI 品牌建立
-
電商稅務經營網路銷售注意!明年1月起需揭露「營業人名稱及統一編號」不久前我們剛分享了『稅局大查稅,網拍電商業者無處逃』,看出最近國稅局開始大幅度針對網路交易調查,也就在幾天前(8/8)財政部修正發布「稅籍登記規則」及「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業會計帳簿憑證辦法」,主要內容是明年(112年1月1日)起,有經營網路銷售者,稅籍登記時項目需要新增「網域名稱及網路位址」及「會員帳號」,並且營業人網路銷售網頁或軟體要揭露「營業人名稱」及「統一編號」,也進一步提到電子形式保存所有交易紀錄等資訊,係等同於交易原始憑證,需要保存及提示。 除了明年度設立登記要從事網路銷售需按照前項規定辦理登記外,111年12月31日前已經辦妥稅籍登記且112年1月1日後有從事網路銷售者,都需要申請變更登記並揭示網路銷售應登記事項。目前規劃輔導期為112年1月1日至4月30日止,輔導期後(5月)從事網路銷售未辦理變更者,將依法開罰,以上提醒大家要注意了唷!所以可以看出現在政府對於從事網路銷售的相關規範已經越來越完善,如果是個人從事也要小心是否已經達營業人標準,則需要成立公司申報相關稅務。 可以參考『電商網拍達到多少營業額需要成立公司行號?比個人稅金更省?』,尚未辦理任何稅籍登記,趕快來找我們協助您盡快完成與電商網拍的相關登記吧!為您在前方戰線搶先設立好一道防護線,讓稅局怎麼樣都沒辦法找你麻煩!如果已經想好要設立行號/公司,只要簡易設立—>請點表單 延伸閱讀—「設立公司還是行號,需要注意的稅務問題」、「商業登記、公司登記、稅籍登記傻傻分不清楚?電商需要做哪些登記呢?」 <<以下為2022年度8月8日財政部發布的新聞稿供參考>> 修正「稅籍登記規則」等法規,規範網路銷售營業人應公示稅籍暨保存交易紀錄及登記新制輔導事宜 財政部於今(8)日修正發布「稅籍登記規則」及「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業會計帳簿憑證辦法」,自112年1月1日起,營業人專營或兼營以網路平臺、行動裝置應用程式(APP)或其他電子方式銷售貨物或勞務(下稱從事網路銷售),其稅籍應登記項目新增「網域名稱及網路位址」及「會員帳號」,且營業人應於網路銷售網頁及相關交易應用軟體或程式清楚揭露「營業人名稱」及「統一編號」;專營或兼營以網路平臺、行動裝置應用程式(APP)或其他電子方式供他人銷售貨物或勞務(下稱平臺營業人),應負保管及提示會員交易紀錄之協力義務。 財政部表示,因應營業人以網路銷售貨物或勞務日漸普遍,網路賣家之「網域名稱及網路位址」及「會員帳號」如同實體營業人之營業地址,屬重要資訊。為利消費者辨識賣方營業人相關資訊,有必要將該等資訊納入營業人稅籍登記之應登記事項,並應於銷售網頁或軟體明顯位置清楚揭露其營業人名稱及統一編號,以提升交易資訊透明度保障消費者權益,兼顧稅籍資料正確性及完整性,另鑑於平臺營業人以電子形式保存所有必要交易紀錄等資訊,均係會計事項經過之證明,屬交易相關原始憑證範圍,應依規定保存及提示,爰修正前開相關法規。 財政部說明,為簡政便民,現行公司、獨資、合夥及有限合夥組織已向公司、商業或有限合夥登記主管機關申請設立登記者(下稱商工登記),視為已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下稱營業稅法)第28條規定申請稅籍登記,鑑於本次修正新增網路銷售應登記事項,非屬公司法、商業登記法及有限合夥法所定應登記事項範圍,國稅局無法自商工登記主管機關取得該等資料,為減輕營業人依從負擔,此類案件仍由國稅局依商工登記主管機關提供營業人登記基本資料核准稅籍登記,並於核准函提示營業人有從事網路銷售者,應自核准之日起15日內向國稅局申請補辦稅籍登記事項;至非屬應辦理商工登記之營業人,其依營業稅法第28條規定向國稅局申請稅籍登記時,如從事網路銷售即應主動填載網路銷售應登記事項。該部也提醒,自112年1月1日起新申請設立稅籍登記之營業人,倘經查獲其於稅籍設立登記時即從事網路銷售而未向國稅局申請網路銷售應登記事項者,應按同法第46條第2款有關申請營業登記事項不實之規定論處。 財政部進一步說明,按營業稅法第30條規定,營業人申請稅籍登記之事項有變更,應於事實發生之日起15日內向國稅局申請變更稅籍登記。因此,營業人自112年1月1日起辦妥稅籍設立登記後始從事網路銷售,或111年12月31日以前已辦妥稅籍登記且至112年1月1日仍有從事網路銷售,或111年12月31日以前已辦妥稅籍登記而於112年1月1日以後始從事網路銷售,均應申請變更登記增列前揭網路銷售應登記事項。為利本項措施之推動,除將上開修正規定訂自112年1月1日施行外,該部亦責請各地區國稅局持續加強宣導。對於111年12月31日以前已辦妥稅籍登記且有從事網路銷售之營業人,依修正後規定應於112年1月1日至同年月15日間辦理變更登記增列網路銷售應登記事項,為使其等有充分時間辦理,該部並已訂定自112年1月1日至同年4月30日止(計4個月)為輔導期間,該期間內未依規定辦理者免處行為罰;輔導期屆滿後(即自112年5月1日起),該等營業人未依前開規定申請變更登記者,將依營業稅法第46條第1款有關未依規定申請變更登記之規定處罰。 財政部呼籲,消費者網路購物日益普及,為提供消費者充分之營業人資訊,兼顧稅籍資料完整,請營業人預為準備並依照規定辦理,共同為維護網路交易秩序及保障消費者權益盡一份心力。 新聞稿聯絡人:梁科長瑋峻 聯絡電話:02-23228146稅務 電商
-
補助企劃SBIR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 計畫目的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帶動中小企業創新研發活動,協助中小企業知識佈局,以形成推波助瀾的效果,並期望運用研發成果扶植產業體系,以加速提升中小企業之產業競爭力,促進台灣經濟發展。 ▶▶ 申請資格 國內符合「中小企業認定標準」所稱依法登記成立,並合於下列基準之獨資、合夥、有限合夥事業或公司:實收資本額在新臺幣一億元以下,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二百人者。 ▶▶ 申請對象 ❶ 個別申請:個別公司提出研發計畫之補助申請。 ❷ 研發聯盟:係指 3 家(含)以上成員合作,以聯盟形式就創新技術或服務提出研發計畫之補助申請。 ▶▶ 計畫屬性 ❶ 創新技術: 包含「創新研發」及「創新應用」,「創新研發」指具有創新性或能提高國內產業技術水準,「創新應用」指具有創新 性或能提高本身技術水準,達到技術升級,並有明顯效益者。 ❷ 創新服務: ⓵ 有助於產業發展之具創新性或前瞻性之知識創造、流通及加值等核心知識服務平台、系統、模式等建立。 ⓶ 以需求為導向,透過科技之整合與創新運用,驅動創新經營模式與新興服 務業之興起, 或透過服務創新、創新企業或產業價值活動。 ⓷ 整合與運用相關技術、建構或展現具科技含量、智慧價值之創意設計或數位內容。 ▶▶ 申請階段 ❶ 先期研究/先期規劃 Phase1:(個別申請以 6 個月為上限,研發聯盟以 9 個月為上限) 係指針對具產業效益之創新構想進行小規模實驗或數值分析以驗證該構想可達成預期技術(計畫)目標之研究。 ❷ 研究開發/細部計畫 Phase2:(通常以 2 年為限) 係指針對具產業效益及明確可行性之創新構想進行產品、生產方法或服務機制研發,其中生產方法之研發可延伸至小量試產階段。 (若申請創新服務細部計畫,結案前應包含1-3個月試營運,並列出相關試營運之量化KPI指標。) ❸ 加值應用 Phase2+:(通常以 1 年為限) 係指將Phase 2或創業型SBIR-創新擇優(Stage 2)研發成果產品 商品化所須之工程化技術、工業設計、模具開發技術、試量產技術、初次市場調查等規劃,以達成技術加值,產品加值或價值鏈連結與加值。 ▶▶ 申請架構 ▶▶ 計畫補助科目 ★ 補助款佔計畫總經費 50% 為上限,且自籌款不宜超過公司資本額。 ▶▶ 應備文件 ❶ 最近一年之『年度損益及稅額計算表』。(新創未滿1年之公司以最近一期『營業稅申報書』替代)。 ❷ 最近一期『勞保繳費清單之投保人數』資料,若公司人數為5人(不含)以下,可檢附如就業保險等相關證 明文件;若未具參加勞工保險投保資格者(如已退休人員),須檢附如職業災害保險投保等相關證明文件。 ❸ 財政部國稅局及稅捐稽徵處出具之最近1個月『無違章欠稅證明』。 ❹ 『蒐集個人資料告知事項暨個人資料提供同意書』 (參與本計畫之(1)公司負責人、(2)計畫主持人、(3)計畫聯絡人、(4)會計、(5)研究開發人員、(6)顧問均須簽名檢附)。 ❺ 申請者自我檢查表(請加蓋公司及負責人印章)。 ▶▶ 申請時間 隨送隨審。 ▶▶ 審查作業流程 ❶ - ❷ 等待時間約為 1-2 個月(含計畫辦公室審查、補件、委員紙本審查) ❷ - ❸ 等待時間約為 1 週 (於口頭簡報前一週會收到委員提問) ❸ - ❹ 等待時間約為 1 個月 (依據各期核定名單時間有所不同) ❹ - ❺ 等待時間約為 1-2 個月 (依據簽約所需準備文件、補件事宜有所差別) 更多資訊請參考 SBIR官網:https://www.sbir.org.tw/ 對於SBIR、SITI補助案及青創貸款等企劃有相關問題或需求,歡迎直接加入我們的官方LINE,由專業顧問提供您諮詢服務喔!SBIR 補助申請
-
會計字典「查調所得」讓您一目了然可能的收入所得漏報國稅局查帳時公司帳務紀錄不完整,可能不一定會被注意到,或有機會與國稅局透過溝通,討論是否提示更多資訊就好;但如果是收入紀錄不完整,國稅局不用來查帳就會發現,因為國稅局會透過平台資料交換方式取得各大型公司/平台的交易資料,再經由各公司的報稅資料,交易雙方繳交的資訊都有共有的統一編號可供交叉核對,國稅局的各負責承辦人員就會被系統提醒哪間公司可能漏稅或報錯稅,如果公司不是輸入錯誤,這時可能就是一系列查帳惡夢的開始。 如果您擔心被國稅局查出可能漏報的收入,那直誠先教您透過「查調所得」方式確認有沒有別的公司申報是您公司的收入,而您沒注意到的項目!可以參考以下步驟進行所得查詢,確保公司在5月申報營利事業所得時,收入沒有漏申報的情形。 為了配合各單位於1月進行各類所得申報完,所以開放的所得查詢時間通常要等到營利事業所得申報年度的4月底才可以申請喔! 所得自行查調 適用憑證:工商憑證、組織及團體憑證、自然人憑證及健保卡 工商憑證入口 →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login/ic?cert_type=3 組織及團體憑證入口→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login/ic?cert_type=4 自然人憑證入口→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login/ic?cert_type=2 健保卡→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login/nhi 各憑證查詢入口若無法直接連結,可至財政部稅務入口網(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並依下列步驟執行。 首頁> 線上服務 > 線上查調 > 查調申請 > 稅務行政 ,選取,自行查調所得(事業機關團體及事務所)並點選工商憑證、組織及團體憑證、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卡。(如下圖) 以最常使用的工商憑證為例,說明如下: 步驟一、登入後,請輸入您的統一編號及工商憑證 Pin 碼,詳下圖 步驟二、請填入貴公司資料申請資料,驗證後勾選寄送 PDF 步驟三、申請完成後,約 1–2 小時可以取得如下圖之查調所得電子檔。 分享一下我遇過的真實實例,公司收到稅額核定通知書時,發現其他收入少申報,被國稅局查出來了,經詢問公司會計後,得到的回覆是業務端可能有收到廠商回饋的現金,會計沒被告知也真的無法入帳。另外,也遇過公司會計人員流動率很高,因此交接不清,透過查調所得才發現公司存有其他銀行帳戶,這位會計卻從來沒有被告知,且過往會計師也都遺漏的情形,透過查調所得,不僅幫公司發現漏報的收入,還讓公司賺到一些現金!因此所得申報查詢也能避免公司發生類似的問題。這也可以間接反映公司各項流程訂定應更確實並促進更有效之跨部門溝通。 直誠專注在財務會計領域,替公司做好財會職能,及在跨部門溝通時協助共事者釐清財會相關問題、驗證邏輯和數據發展可能,讓大家在溝通上能客觀精準溝通,達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您有任何財會相關問題,或是財會部門組建問題,歡迎加入官方line與我們聊聊。稅務 營所稅
-
顧問經驗分享收到稅局查稅函文?您必備的應對方法第一次收到稅局查稅函文時,無論是公司或個人都會很焦慮,特別是還沒有設立公司的個人戶,開始聯想到底自己做了什麼事會被追稅?還是誰拿了自己的名字不小心觸法?有沒有可能是詐騙?不知者無罪嗎?要怎麼樣可以減稅?會有罰金嗎?有誰可以幫我?如果您有這些問題,這篇文章就會幫到您喔,請繼續往下看。 冷靜看完函文及找到課稅標的 首先,我們先來談收到函文時的心態,就是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如果很緊張,反而可能會讓人想逃避、拒絕接受,或是無法把事情想清楚及後續處理方式。要先讀完函文,了解稅局想要了解及想調查的資料是什麼?您就能從中找到可能的線索。譬如說,稅局函文中提到110年與某特定廠商的交易紀錄,那大概可以猜測是這個廠商資料握在稅局手上,而稅局透過該廠商的交易紀錄找上您,想要調查您的收入有無漏開短開的狀況?或著您有無虛假交易之情事?那這時候您就可以先排除腦中其他與「收入」無關的可能性,並往下思考自己在這個課稅範圍內,是否存在什麼沒搞清楚或一直忽視的地方。 又或著稅局函文是針對您的某些銀行匯款交易產生疑問,要您說明匯款理由,那這很有可能跟「贈與稅」有關,特別是未滿30歲的年輕人,一次收到數百萬的金額,抑或是單筆交易小但在一定期間內有多筆交易,而交易總金額達數百萬,都會在稅局定期撈資料查看的範圍。稅局透過金流或動產不動產交易清單中查到您有贈與的可能,那就會發函要求申報贈與稅。若您確實存在合理理由匯錢而非贈與,那當然可以好好跟稅局承辦人員說明;但如果不是,建議就找會計師確認納稅義務及稅額計算,並在十天內完成申報繳納稅額。 確認稅局承辦人員及回覆期限 在函文的右上角會寫到承辦人員及電話,若您對於函文內容非常了解,那就可以直接撥電話給承辦人員說明,並討論下一步做法。但若您對於函文內容即使冷靜下來之後還是無法推敲一二,或是大概知道是什麼事情可是不確定自己的納稅義務以及可能會被稅局接下去詢問並課稅的內容,那就建議千萬不要自己找承辦人員,以免多說多錯,還把承辦人員惹毛,特別對您印象深刻,且是不好的印象,那未來稅務討論上就會更為困難。 注意回覆期限則是因為部分稅務是存有罰則,譬如稅局函文說明贈與稅須在十天內辦理申報,且該函文已送達的狀況下,不能主張「因為我沒收到就沒申報」,而逾期申報則可能產生10%滯納金喔。 若函文內說明到案說明的時間點是兩週後,而您評估自己還沒搞清楚狀況,那就要趕快請會計師或自己撥電話給承辦人員說明無法到案說明的原因,譬如準備資料困難、或是目前隔離中/不在國內等等,及討論延期到合時,為自己增加更多的準備時間。 與稅局承辦人員的溝通心法-有禮貌且堅定 由於稅局承辦人員就是公務員,必須依法行事,所以溝通起來很容易讓不懂稅法的稅法素人感覺溝通困難,但有時候其實也不是公務員難溝通,而是對於只能用法條來解釋自己查稅的依據,確實也時候很難用其他字眼替代,再加上案子很多,難免會讓承辦人員不想花過多時間在一個案子上。 所以要與稅局承辦人員好好溝通的首要法則就是「有禮貌」。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如果納稅義務人表現出自己很願意配合,雖然有些不懂法令,但想知道怎麼自力救濟,又願意自己做一點研究,必要時刻會找會計師詢問等等,這些對稅局承辦人員來說就會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也比較願意幫忙想辦法或提供更多的資訊,而這對於收到稅局函文的您當然有莫大好處。 而我的過往客戶服務經驗裡面,也存在一些案件是客戶已經跟承辦人員溝通來回數次,並告訴我說承辦人員「很硬很難溝通」,所以才找上我幫忙。這種就真的很困難,因為稅局承辦人員已經「心累」,且存在「這個案子很煩很拖的刻版印象」,那即便是會計師如我,可能撥電話給該承辦都會很難講到幾句話,就會得到「我們依法辦事」的結論,就是不好談了啦!所以真的要再三提醒讀者「不要把稅局承辦人員當成客服」,不要想問什麼就問。如果真的有很想問的,那我給您一個小撇步,可以查詢國稅局的總機電話,再請總機轉接到相關科別(譬如營所稅、營業稅、綜所稅等等),每個科別每天都會有值班人員協助國民處理稅務問題,而您就以「不揭露自己個案」的方式做詢問。如果問題問得不好,也不至於讓值班人員對您的案子留下印象。 另外一個溝通心法就是對於自己沒做的事情保持「堅定」的態度,由於稅局每個承辦人員的案子都很多,若能在越短時間內結案,越能達成其工作目標。所以說如果在您很配合提供該承辦人員相關文件及其詢問的問題,且承辦人員無法在短的時間抓到您的稅務問題,那您就很有可能會「被放生」結案,那就太好了呀!而有時候,不要想著自己沒有稅務能力怎麼有可能這麼順利,因為天底下奇怪的事情真的太多了!真的就是有很多很難想像但又真實存在的事件,如果您認為您真的沒有觸法也沒有相關的納稅義務,那就應該堅持到底,表達出有禮貌又很配合的態度,提供出各種佐證依據,讓承辦人員自行研究,也許就有可能過關喔! 找尋信任的專業會計師夥伴處理 稅局來函公文的可能原因很多,常見的就如同上面說明的收入短漏報及贈與遺產稅未納稅,又或者是稅局調查過往已申報完成的營所稅相關帳務或個人綜所稅核定稅差須補稅等等,如果稅局直接在函文上說明應繳金額且應繳金額不高,那您當然可以評估是否直接繳掉就一了百了。但若金額很高,且您還不知道為什麼要繳稅,未來還有其他繳稅的可能,想到這裡,建議就直接找個您合作過且信任的專業會計師吧,藉由會計師的經驗能協助您抽絲剝繭找出課稅標的,及釐清您更多可能都已經忘記的故事細節,再由稅法等相關法令的規定先讓您清楚未來要面對的幾種發展可能性。 我常跟我的客戶說,我會先說最差的狀況,不是詛咒,而是最差的狀況就在那,如果可以接受也較安心一點,如果不能接受,那也有點時間可以做心理準備。再跟客戶說明如果可以準備出什麼樣的資料,就有可能可以爭取罰鍰或稅額較低,一步一步往下思考,客戶自然而然能評估到底要不要花時間準備資料,抑或是就花錢學個教訓,未來學會了就不會再走迷糊路。 如果您還沒有合作過的會計師,或您的會計師對於您的新興產業及個人狀況不甚了解,您也可以是是看跟我們聯繫喔,合作就要找合tone調的,會計師是要賺錢不可或缺的夥伴,而會計師也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更了解您及您的公司呢,趕快來認識我們,也給我們一個機會為您分憂吧! 若您是網拍電商業者,歡迎您延伸閱讀此篇<稅局查稅怎麼解?網拍電商應對步驟>稅務 查稅函文 稅局查稅
-
電商稅務稅局查稅怎麼解?網拍電商應對步驟若您已經看完<收到稅局查稅函文,您必備的應對方法>,而您屬於還沒有成立公司/行號的網拍電商業者且已經收到稅局公文的讀者,那這篇文章趕快開始看囉!而若您還沒有收到稅局函文,這篇文章可以先放著,先閱讀<稅局大查稅,網拍電商業者無處逃>及<電商網拍達到多少營業額需要成立公司行號?比個人稅金更省?>這兩篇文章,趕快幫自己開始想節稅計畫囉! 稅局透過網拍平台找到您 由於國稅局要求如果當月銷售貨物金額超過8萬元(銷售勞務者超過4萬元)※就必須立即向國稅局辦理稅籍登記,而超過20萬元則需要開立發票繳納營業稅。所以國稅局藉由透過電商交易平台及電商金流串接服務平台(譬如蝦皮、PCHOME、SHOPELINE、91APP、CYBERBIZ、UBEREAT、FOODPANDA、綠界、藍新等等)的交易明細,就可以抓出每個月銷售金額超過20萬元者的網路賣家,如為個人,就先發函確認有沒有辦理稅籍登記,再透過被發函對象提供的訂單彙總核定營業稅額及罰鍰;而網路賣家如為商號或公司,則再透過商號或公司繳交的營業稅金額對照是否有短漏報收入情形,再發函予商號或公司,要求提供平台交易開立發票明細等等。 ※民國114年起,營業稅起徵點調整為「銷售貨物每月10萬元;銷售勞務每月5萬元,可以免辦稅籍登記」 所以您如果收到類似下圖的稅局函文,就先想想看自己是不是有在電商交易平台或採用金流串接服務收錢,而網路銷售商品交易是否都有依規開立發票? 稅局之前比較常見是發函要求兩年在電商平台的交易資料,但這一年我們看到的都是要五年的資料了。甚至我有客戶是設立公司後自從開通電子發票自動串接開立後都有開立發票,但是成立開通電子發票服務之前還有七個月是零星交易沒有開發票,而稅局就是直接要求涵蓋這七個月的該年度交易資料,可見稅局掌握完整資料,才能直接抓那段期間,而對其他時段沒有要求。 如何準備稅局要求資料 如果是個人賣家,稅局通常會在函文說明中直接要求個人賣家須提供的資訊,包含1.時間區段;2.與哪個/些電商平台的合約書、請款單、收貨單、對帳單、貨物簽收紀錄及收付款證明;及3.在該電商平台的銷售紀錄(含帳號名稱、賣出品名、數量及金額);而4.商號/公司則因為已有稅籍登記,會額外要求提供與該電商平台或在該電商平台銷售予買家的進/銷項發票。而這些資料都是在抓平台及店家有沒有短漏開發票的紀錄。如果收款金額與銷售紀錄無法對應,那就代表可能有資料不全的問題。而如同上段所說,千萬不要覺得稅局不知道資料所以才來要,就把部分訂單資料刪掉。不誠實的行為一旦被稅局發現,罰則會更高喔! 依我過往配合稅局的經驗,先提交予該電商平台的合約書、銀行收付款紀錄(包含平台各月服務費及金流物流手續費等等)及電商平台的後台抓的銷售紀錄就好。如果已經有串接電子發票開立服務的,就提供相關證明給稅局,譬如合約;如果是用手寫開立發票的,就曾提供發票影本供稅局參考。如果沒有開立發票,那就直接跟稅局說明沒有開立發票,再把後台銷售紀錄提供給稅局。 以下先操作蝦皮平台如何下載稅局想要看到的報表,畢竟蝦皮是大宗。但有其他家的,就再找電商平台的客服問喔。 在蝦皮>賣家中心>財務管理下的【我的進帳】,並再次輸入登入密碼。 在進帳總覽畫面裡,往下滑一點,可以看到進帳詳情的區塊,如下圖,請點選「已撥款」,並選擇日期後,按下【匯出報表】。如下圖紅框處。 匯出報表之後,可以按下【匯出報表】右邊的三條線圖案,並按下【下載】,即會見到下圖。將下圖反黃處相加之後即為應開立發票的金額,將加總後的金額連同此表提供給國稅局承辦人員即可。 另外要提醒的是建議不要下載訂單管理>我的銷售>已完成的報表,如下圖。原因是因為如果一筆訂單有超過兩個品項,這張報表會出現相同訂單相同金額的兩筆,造成銷售金額重複計算的問題。 稅額及罰鍰如何計算 假設計算出的營業額是300萬,所以須繳納營業稅額300萬*5%/105% =142,857元。且稅局承辦人員可能會要求公司填寫說明書如下(若不會填寫可以再加我們官方line詢問),就等於公司自己承認有短漏報稅額情形,也同意被罰。所以除了營業稅額之外,公司還會另外再有罰鍰,稅局還會再依營業稅法第51條加罰漏稅額五倍以下的罰鍰,目前我們客戶遇到的比較常見的是罰0.5倍,也就是142,857元*0.5=7.1萬元。 當國稅局營業稅科處理完營業稅罰鍰結案後,這個案子就會進到營所稅科或綜所稅科,營所稅科或綜所稅科會再設算漏報營所稅/綜所稅的部分。如果賣家是屬於公司,而公司本身是虧損且使用查帳申報或會計師簽證,有可能計算後就免罰。但若公司是採用擴大書審或同業純益率方式申報,那就要補稅。如果賣家未能提示相關帳證供核,或所提示之相關帳簿登載不全,使國稅局無法勾稽其成本,依所得稅法施行細則第81條規定,將依照同業利潤標準核算認定。即是300萬*同業利潤標準淨利率(假設為8%)則為24萬淨利,24萬淨利*20%公司營所稅率為4.8萬。再依照所得稅法第110條加罰漏稅額三倍以下的罰鍰,以常見的1.2倍計算則是4.8萬元*1.2=5.76萬。 品牌經營交給品牌主,稅務及會計專業交給會計師吧 上述的描述希望夠清楚,能讓讀者安下心來好好面對過往漏報稅所要承擔的結果,如果有問題也歡迎與我們聯繫喔,祝您與稅局交手順利。 除了解決當下惱人的補罰稅問題外,也要思考未來的公司組織策略或稅務申報策略,建議您讀一讀<電商網拍達到多少營業額需要成立公司行號?比個人稅金更省?>這篇文章,選擇自己應該以什麼方式來營運及節稅。如果您還沒有合作過的會計師,或您的會計師對於您的新興產業及個人狀況不甚了解,您也可以試試看跟我們聯繫喔,合作就要找合tone調的,會計師是要賺錢不可或缺的夥伴,而會計師也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更了解您及您的公司呢,趕快來認識我們,也給我們一個機會為您分憂吧!稅務 電商
-
電商稅務跨境銷售電商外銷注意事項跨境電商是指網路賣家透過電商平台或官網,銷售給不同國家的買家。比起傳統的外銷,必須要透過在當地有營運據點,熟知當地的文化、員工管理、稅法等等營運規則後才能開始經營,實在是方便許多。而過往也因為跨國交易的困難,產生了國際貿易商的角色,而國際貿易商/代理商因為熟知各國通路以及鋪貨文化便在銷售鏈中佔掉很大的一塊利潤。而現在因為電商盛行,就簡化了國際貿易商的功能,也讓品牌更有機會能夠出走海外,大幅降低跨國交易的成本以及困難程度。 您也在準備展開Amazon、eBay或Shopee的跨國賺錢之旅嗎?有關幾個稅務及成本考量,雅筑希望您能先知道,就能更有自信的在未來做出對公司更好的選擇! 要在國外成立子公司或營運據點嗎? 在跨國交易都還沒有明顯出現集中在某幾個國家的趨勢,或平均每個月某特定國家銷售額都沒有超過20萬的狀況下,建議先不用設立當地公司喔!因為公司要進到一個新的國家,低銷就是500萬台幣準備好要燒,包含人事、場地、試錯、管理成本等等,所以沒有一定的把握,建議都先走線上交易,不要怕讓電商平台賺通路費、金流服務費及物流服務費。 給您一個數據參考,一般品牌外銷時給代理商賺的代理費用約略就是建議售價的三到四成,如果代理商會幫營運行銷品牌,則代理費用可能會增至四至六成,視代理商的鋪通路能力以及市占率大小而有差異。所以若您使用電商平台銷售,而細算讓電商平台賺到的廣告費、手續費、金流物流服務費加總在三成左右,都是合理的成本結構。但若您發現電商平台相關成本超過三成,那可能就要考量是否建議售價部分要做調整,或是品牌推廣行銷費用需要連帶調整,以確保公司在跨國電商經營這塊有相對應的利潤空間。 客服需克服時差問題 我的跨境電商客戶跟我分享過最大的跨境服務課題居然是時差,我當時聽到非常訝異。原因是終端客戶想要從電商平台上買東西有可能就是靠著衝動或是貪快、方便,而跨境電商客服如果因為回應不及時,就很有可能被終端客戶出局,有時候六小時的時差真的就會讓客戶失去耐心。所以語言反倒不是最大的問題,客服回話的藝術當然也需要依照當地文化習慣而定,但是最麻煩的還是需要台灣客服輪班,才能在就算訂單量非常低時,就建立與終端客戶的信任關係,進而可以蒐集客戶的問題以及優化產品服務流程,還有盡快累積銷售數量。 有些業者為了確保產品前期順利銷售,甚至都是自己不睡覺在處理跨境客服,或是上鬧鐘起床查看有沒有留言需要回覆的情形。所以,時差的挑戰即使在電商世界裡也存在著。 Paypal協助您完成收付款 Paypal不能在台灣交易時使用,但如果是海外交易就是一個非常方便的收付機制。因為他就像一個錢包一樣可以收錢跟付錢,而且只需要電子郵件地址和密碼即可使用,也可以支應多幣別的功能。更不用擔心因為您不在海外,所以有收不到錢或是人要親跑銀行的困擾。Paypal也有API串接一些雲端ERP軟體的服務,可以將訂單、INVOICE和Paypal串接好,也能解決對帳和催款問題。而當您需要轉回台幣或美金使用時,也可以透過Paypal合作的玉山銀行進行提領,就把虛擬錢包轉為銀行存款使用囉。 當然這些方便都是要付交易手續費的,而依照是收款方、付款方以及第區別不同而會有不同的手續費差異,約莫是2-6%之間,提供給您參考。 稅務注意事項-海外當地 台灣為了獎勵賺外國錢,外銷產品或勞務都是免營業稅喔,但要注意的是台灣地區免營業稅,國外還是要看國外的規定。為了避免觸法,建議在進入一個國家之前,都還是要做做功課,找一個信得過的會計師幫忙做稅務申報。特別是像美國這個國家,因為每個州的營業稅計算方式不同,所以不能像台灣一樣就是5%加價或內含自行吸收,不然就會發現因為稅額計算不正確,或是沒有申報完全,稅額跟罰鍰就讓自己陷入經營困境,或甚至被政府懲罰禁止平台出貨或禁止平台付款給您,就會得不償失。 而現在類似Amazon的電商平台還可以自動幫計算營業稅(Sales Tax,銷售稅)直接向終端客戶收取,就比較不擔心少收了!這些電商平台真的是造福跨境電商! 稅務注意事項-台灣 雖然台灣外銷交易的營業稅是零稅率,但還是需要在申報營業稅時提交報關單及銀行水單等文件喔,所以相關的報關單及銀行水單內的資訊及金額,都必須正確及完整的交給您的會計師做稅務申報。為什麼一定要申報呢?因為公司可能有向廠商採購收取發票的進項稅額,但進項稅額如果沒有相對應的銷項稅額(公司開立發票時產生)可供抵減,就只能繼續留在稅局那,等到未來有銷項稅額時才能抵用,而這些錢可能就是看得到吃不到呀!所以如果外銷交易都有完整申報,就可以跟國稅局申請依外銷佔銷售額的比例申請進項稅額的退稅喔,是不是很值得好好報稅?拿回自已的權益! 而營業稅雖是零稅率,但是營所稅卻是要繳稅的喔!雅筑有些客戶就會問「不是都免稅」,所以我特別提出來讓讀者參考。營業稅零稅率跟免稅是不同的,而營業稅零稅率跟營所稅要不要繳也不一樣。總而言之,公司外銷當下不用繳納該交易產生的營業稅;而當年度如果有賺錢就需要繳納營所稅,不管到底營所稅是來自內銷還是外銷喔。 台灣的稅務相當複雜,真的建議跨境電商業者要好好坐下來跟會計師討論。雅筑印象中就曾經在交接前任會計師資料時,看過好多密封袋裝著的報關單或文件,而在詢問之下前任會計師說:「資料不完整,沒有申報」。我每次聽到都很扼腕,看著帳上一堆進項稅額拿不回來,都覺得如果客戶能好好跟會計師溝通,也好好整理資料,也許公司賺的錢更多哩!所以在我們家,我們都很重視客戶外銷或進口的單據,單據一旦不完整或跟銀行收付款資訊不一致,就會跟客戶開啟討論,雖然流程可能會花點時間,進口商可能也不會這麼配合,但是截至目前為止,都成功的幫客戶完整申報稅務,省下該省的稅金,這些真的是我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的瞬間! 如果您有配合的會計師,建議跟會計師討論看看依照自己目前的外銷商業模式,自己有沒有可能還有更多的稅金可以省下來;如果您還沒有合作過的會計師,或您的會計師對於您的新興產業及個人狀況不甚了解,您也可以是是看跟我們聯繫喔,合作就要找合tone調的,會計師是要賺錢不可或缺的夥伴,而會計師也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更了解您及您的公司呢,趕快來認識我們,也給我們一個機會為您分憂吧!電商 出口 跨境電商
-
電商稅務電商商品定價策略,如何擺脫價格戰?網路上有則電商經營的江湖傳說是「別人貴時你便宜,別人便宜時你就要跑」,意思是說當有價差的時候就是商機,但大家價格都下降的時候,就要趕快跑了,不要進入價格戰的廝殺,這樣就能賺得到錢。但雅筑看起來就覺得這個邏輯不通,因為「別人貴時你便宜」不代表已經進入價格戰的前哨?而在雅筑工作遇到的狀況,往往都發現所謂的「我更便宜」,大多時候並不是真的因為供應商可以供貨便宜,而是因為自己的秘密武器「未照一般合規商業流程」進行,節省了規費、檢驗費、稅費等以及相關的時間差,先比同業提前開賣,而因逃漏稅或違法導致賺到一些價差。 有些網拍賣家知道自己是違法的,那還有機會評估自己什麼時候要調整;有些網拍賣家根本沒概念,直到收到稅局、環保署、食藥署等相關行政單位來函文後,才發現自己要補繳很大額的稅或罰鍰等等,就覺得自己得不償失,才開始想「難怪別人價格訂這麼高,原來不是太貪心……」;或開始思考收費真的要收高一點,不然賺的不但繳出去反倒虧,還要換來與政府單位溝通談判的時間壓力及判刑/緩刑的心理壓力。 這篇文章,雅筑想要跟大家聊的就是如何更明白您的商品,進而建立定價策略,也自我評估除了價格以外,自己還能有什麼優勢? 銷貨支出除了產品成本外還有什麼? 您有想過為什麼網路賣家在電商平台銷售產品價格比實體店更便宜嗎?但真的是這樣嗎?以下我們針對電商銷售和實體買賣店面的差異進行比較: 「無須實體店面租金及冷氣電費」使傳統實體店鋪的固定經營費用大幅下滑;而「無須顧店店員薪資」也使因為部分客戶稀疏時段,但還是需要花費顧店店員的固定經營費用降到最低。而上述這兩點,因為碰到這幾年的COVID疫情(使消費者不想實體與人接觸),更顯出電商的優勢。但是,有一好就沒有二好,雖然省下店面和店員成本,相對應的產生了「產品上架費用」以及「使用者體驗相關費用」,而這兩種費用因為不是傳統替代性高的人力,而是需要更懂使用者體驗及了解客戶喜好的行銷專業人士(因電商產業還在發展中,相關電商技能非人人都會),也有可能使整體銷售費用都較傳統店面為高。 也因為沒有實體店鋪的關係,會降低過路客經過而上門的情形,所以在網路世界看不到門牌的狀況下,各家網路賣家都必須要加碼更多費用在品牌經營及推廣上,先使TA(target audience,目標客戶族群)有機會看到;再進到透過有個性的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網紅)代言及KOC(Key Opinion Consumer,關鍵意見消費者、折扣代碼邀請者)的推薦,加深品牌的性格以及印象指數,讓客戶願意試著掏出錢來買;最後已消費的客戶則進到「客戶忠誠度計畫」,透過定期折扣碼、到貨邀請或小遊戲賺紅利等等綁住客戶的心,成為「鐵粉」,這個品牌營造流程,也較原本實體店面更花錢及時間,也就造成上面表格的「品牌推廣費用較高」。 因為無實體銷售,就不一定需要「代理商/貿易中間商的通路鋪貨」,所以只要夠了解自己的TA,知道TA的出沒處,就能夠跨地區限制地連結到他們,進而成立訂單。所以由上可知,省下傳統要給代理商的20-30%通路費用,但增加了上段說明的品牌推廣費用。而在我們客戶的實際數據中也可以發現品牌推廣費用從建議售價的20%-50%不等,也依照品牌階段有所不同(品牌前期要花的錢就更多)。 電商銷售由於沒有實際接觸,很容易讓沒有買過的客戶擔心「品質好不好」或是「會不會是假貨」,所以網路賣家對於「商譽」跟「客戶信任感」,會比實體可以摸得到東西的店家更為重視。而客戶因為自己對產品的想像,導致抱持著與實品不同的期待,導致收到商品時的不滿意度增加,而使退貨率提升,連帶的產品退貨、運費及客服處理成本都連帶增加,而這些都會使網路賣家的成本提升。 綜上所述,雅筑不僅不會直接下結論是「電商成本比較低」,更會想提醒還沒入行的電商賣家要增加獨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不想進入電商的價格戰泥沼,那就要再確認自己的認知:「自己與其他的賣家有甚麼不同?」能建立品牌差異化嗎?能建立服務差異化嗎?如果都不行,那能不能拿到獨家代理商品?讓因為更懂得客戶的您有機會可以勝出一籌。如果也不行,那就真的只能在價格上有差異,就是誰便宜誰就勝! 同業比較的差異分析 談完電商支出除了產品成本外,就是砸廣告及做品牌營造。那盤點完這些支出後,會不會開始發現自己要在產品成本上墊高很多金額,才能拿來作定價?所以在這個子標題,雅筑想談點同業比較。 客戶常問我定價怎麼訂?在電商銷售領域我反倒會回問客戶「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有誰?」「我們的競爭優勢是什麼?」。為什麼會問這兩個問題?因為如果賣完全相同的產品,除非您是服務非常好且客戶買單的賣家(客戶買單,是指客戶願意因為您的服務好,而增加購買價格),不然就進入價格戰也不用再問定價怎麼訂。而如果是相似的產品,譬如都是賣音響,那自己認知的競爭對手就能反應出在同一市場的定位,譬如說對象是消費高端客戶還是大眾化商品;客戶追求時尚品質好還是CP值高的實用商品,那就會影響自己產品的售價以及可選用包材、物料、原材料的成本。而競爭優勢則是用來判斷到底這個產品路線是不是真的是搭配該電商賣家的本身資源,還是只是想像出來自己想要的做法但缺乏可行性。 通常在分析完競爭對手和競爭優勢後,我的客戶都還不需要我說,就能從競業對手的價格和自己的成本分析之後,幫自己訂出一個銷售價格區間。所以我有時候覺得,「能夠陪公子讀書」就是我的價值,我服侍的「公子」們對於自己選擇的產業的敏銳嗅覺都讓我嘖嘖稱奇,想像力和勇敢程度更是不用提;而財務面及產業面的大盤分析和提醒,就是身為財務幕僚的我該做好的工作啦,當供作決策使用的邏輯推演和資訊都齊備後,創業家們就能決定出自己想展演的舞台。如果發現還不能做決定怎麼辦?那就代表資訊還不夠充分呀,多找多問就有了!(陪公子讀書是個玩笑話,希望財務資訊讀起來不要太乏味,請讀者不要介意) 消費者對於品牌及產品的感受 除了透過同業比較,建立出較為立體的價格和成本區間,再來也需要知道消費者對於您的品牌及產品的感受。「消費者體驗」是電商銷售中非常重視的一環,意旨在消費者整體的消費旅程(包含使用產品及享受服務)中,與品牌互動體驗時的感覺和認識。您如何得知您的消費者對於您品牌和產品的感受呢?是透過猜測?還是實際問過?我跟我先生在「吵架」的時候常會在最後大笑說「喔原來你是這樣想的喔?我還以為……。」 有時候自己認知很熟悉的人的想法都很有可能跟「自己想出來的」南轅北轍,所以真的不要自以為了,實際找你的TA訪談,聽他說出所有的看法,一個一個記下來再和自己以為的去做對照,進而更理解自己的TA。並透過該TA的生活環境、文化、習慣認知的設定,來評估自己品牌跟產品是否真的能投其所好。所謂真的能投其所好,就是消費者願意給出品牌訂定的價格來買該產品。 當發現消費者願意購買的價格與網路賣家訂出的價格一致時,網路賣家不妨想一想是不是該價格有可以上漲的可能?包含透過組合包、加價購、下代產品等級調整等等的方式可以讓消費者更願意拿出更多的錢,直到賣家發現銷售量與價格的甜蜜點再停,當然這需要一點時間來測試和推估。 但若發現消費者不願意付出網路賣家訂定的價格,這時也不應該直接降價喔!因為網路賣家訂定的價格正常應是由內部成本加成及競爭對手比較等因素而來,如果隨便降價,雖然招來客戶,但有可能導致後續經營問題,畢竟金額調降之後就很難調回來了。所以還是得按部就班的回頭再思考自己的產品定位、TA設定、產品成本及競業分析,確定是哪個環節可以調整時,最後一起調整。 與你專屬的財務幕僚聊聊! 由於電商經營除了價格戰以外,真的各處都存在經營眉角,沒有想清楚之前真的不宜直接進行,不然就是自己很確定有個三千萬資本的試金石,那就在學習中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和出路。 如果您對於任何電商營運有想法,但又不確定自己的方向,建議來找我們做財務預測吧!我們可以協助您模擬戰局,分析定價、成本和定位,找到您的資源及強項,並討論如何縮小弱點,以及利用商業結盟策略補強喔!就如同前面雅筑提到的,聊完,您就應該會知道要如何進展自己的電商事業了;如果發現聊完還不能做決定怎麼辦?那就代表資訊還不夠充分呀,多找多問就有了!與我們一起想出方案ABC吧!電商 定價 策略
-
財務預測分析經營侏羅紀世界有多難?做好財務預測竟可扭轉結局!最近上映的侏羅紀世界第三集,不知道大家是否都看過了?這三集裡面,我私心最喜歡的是第一集,既有致敬效果又是主題性強烈的一部電影,相較於後面相繼推出的續集們,只有第一集會讓人想反覆回味他的精彩。而身為會計人的我們,不免職業病得討論起了侏羅紀世界失敗的原因,真的僅僅是因為創造出了Indominus Rex帝王暴龍嗎? 侏羅紀世界失敗的原因? 故事內容有提到,當時創造這個帝王暴龍的背景,是起源於侏羅紀世界已經營運了五年,儘管門票收入頗豐,但源源不絕的研究發展經費需求,仍然對他們造成了負擔,他們從往年的經驗裡發現,只要推出新的恐龍,就會創造一波門票銷售高峰,突破以往營業收入新高,於是為了吸引投資人的目光,讓他們可以期待未來的收益而進行投資,他們需要創造更多牙齒、更兇猛嚇人的恐龍,來吸引遊客,營造新的一波門票銷售高峰。 從上述的情況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侏羅紀世界的管理高層,單方面的認定投資人想看到的就是更多牙齒,藉由新物種的開發推出,創造更多收益,卻沒有從成本、毛利面下去探討。 舉例來說,侏羅紀世界的收入來源,除了門票收入之外,或許還會有周邊商品、廣告代言收入,甚至是生物科技實驗相關等等的收入。儘管門票在整體收入裡可能是最大宗的,但其毛利,卻一定最低,因為門票收入需要負擔最多的研發及人力成本費用,但在電影裡,負責人卻希望以這樣高營收、低毛利的方式來吸引投資人?只要是稍微聰明一點的投資人,我相信應該都不會接受這麼沒有說服力的計畫吧! 財務預測能帶來什麼改善? 為什麼會想要藉由財務預測來說明侏羅紀世界的成敗?這邊先簡單的說明財務預測的用途,通常企業會執行財務預測的根本原因,大多主要是為了要進行募資,透過未來五年的財務計畫,對願意投資的投資人說明公司未來五年預計的收入及成本、費用落點。所有的收入及其對應的成本都會在這裡先被Challenge;例如門票收入及其對應的研發、人事成本,這些是否控制在一定的毛利;研究經費的耗用安排計畫及其對應的產品別,是否都經過鑑價及評估其合理性,如果企業在這份財務預測上花費一定程度的心思,並有足夠的資料舉證說明,不但可以掌握其公司未來五年的發展,投資人也可以透過該份財務預測,了解公司未來的企劃,並對其產生投資信心。 侏羅紀世界的管理高層,如果有精確的執行上述的財務預測計畫,那他們可能就能夠避免多年苦心經營的樂園毀於一旦,或許在財務預測的收入毛利分析期間,發現製造新物種恐龍是一項低,甚至負毛利的計畫,可能便不會有該項計畫的產生;或是在成本費用預算分配時期,就可以將雞蛋分不同的籃子放,避免將全數資金投入在研發未知物種,以上種種的前提可能下,或許就可以改變侏儸紀世界第二、三集的走向,在第一集避免樂園的崩毀。 又甚至他們能夠從其他高毛利的收入去營造侏羅紀世界的新巔峰,進而在第二、三有其他比恐龍逃出島上樂園更精彩刺激的走向,例如: 主力銷售周邊。(目前球賽、環球影城、迪士尼等的收入大項目來源。) 與生物醫學科技合作創立多角事業。 廣告代言與明星合作或是業配各種產品。 透過上述的方法,讓侏羅紀世界創造營收新高峰,超越迪士尼及環球影城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啊!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之後會有更多以輕鬆有趣的角度,帶入財務概念的文章和大家分享。對於本次的內容想跟我們討論,或是有其他特別有興趣的主題,也歡迎隨時加入直誠官方line跟我們一起討論喔! 其他財務預測相關文章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財務預測編列用途 財務預測編列重點 拿財務預測做為團隊溝通工具 三步驟帶你建立簡單財務預測財務預測